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2讲 在圣所外院称义的经验:燔祭

在圣所外院称义的经验

出25:8-9,“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上帝命令摩西建造圣所,并且很详 细地向他展现了天上圣所的样式。(参考来8:5)因为地上的圣所是天上圣所的影子,所以向摩西展现了圣所的样式后,嘱咐他要准确地按照原样建造圣所。

 

1 居住在人类中间的上帝 

天上的上帝如何成就救赎人类的事业,圣所就是明确的蓝图,因而按照人的设想是不可能建立圣所的。而且上帝建造圣所的目的,是为了使他可以居住在人类 中间。“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25:8)假设我们在某位朋友家生活一年,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我们就会很详细地了解那位朋 友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吃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过着怎样的家庭生活。

同样的道理,上帝来到罪人中间,与罪人同在,就是希望使我们可以正确地觉悟到他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同时也告诉我们重新找回罪人的爱,为了救赎我们而 要付出怎样的牺牲。所以地上的圣所是基督道成肉身的表象。圣所的所有器具、材料、样式都一目了然地告诉了我们耶稣是怎样的一位,他又是如何担当着救赎主的 角色。

圣所仪式的所有部分象征着耶稣的每个工作。圣所的外院象征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就赎罪的工作;圣所象征着耶稣复活升天,在天上做中保的工作;至圣所象征着救赎工作中最后的审判和罪的涂抹。

仅仅饶恕罪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因为还要通过审判的工作,在宇宙天使面前证明:上帝的能力能够使罪人成为义人。所以,圣所制度是出于上帝的智慧,是 为了说明全部天国福音的计划而设立的。我们越是研究这智慧的结晶的时候,就越发感到上帝的智慧,也不禁叹服上帝的爱和奇妙,颂赞上帝的作为! 

2 圣所中展现的救赎事业 

还有一件不能忘记的事实是:通过圣所人类可以知道,为了看见上帝必须经历怎样的过程。完全的救赎意味着罪人再次站在上帝的荣光面前时能永远地存活。而要在上帝的荣光面前能以存活,就必须解决罪人罪的问题。赛59:2,“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上帝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

所以圣所制度的设立,乃是为了罪人能够走向上帝的荣光(shekinah)面前,即是为了能看见在至圣所里圣洁的上帝。也就是教导我们:罪如何得到饶恕,怎样过无罪的生活,最终将如何解决罪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例子。几年前,我在家门前的田里将白菜和几种蔬菜一起种了下去。一到秋天,一颗颗散发着清香的大白菜茁 壮地成长起来,看起来十分令人喜爱。可是我们所居住的那个地方下了早霜。奇怪的是,被霜打的白菜在接受日光照射之后并没有渐渐枯萎。阳光依然是赋予白菜生 命、活力和喜乐的泉源。但是过了几天后,阳光却给白菜带来了死亡和毁灭。阳光是不会变化的,而是被霜打的白菜其本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无法在阳光下生存。

罪拦阻了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人类本是在上帝的临格面前充满喜乐、拥有永生的创造物。但是因犯罪变成了在天国无法生存的本性。所以上帝要救赎人 类,使得人类能够再次回到天国,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并非是通过适当地掩盖住罪恶、或单单饶恕罪恶的方法,而是要完全解决我们里面的罪的问题。

如果上帝和人类不和谐的话,这项工作是无法完成的。那么,上帝为了救赎我们发明了怎样的方法呢?我们到底要经历怎样的经验,才能来到上帝面前,和所思念的创造主面对面永远地生活呢?从此刻开始,就让我们通过圣所这伟大的蓝图来研究这些问题吧。 

3 通往圣所的第一步 

圣所的经验是从罪人挑选无瑕疵的羔羊(或者山羊,鸽子)开始。罪人因为犯罪之后的罪责感,心中失去了平安,充满了对定罪审判的畏惧感。无法感觉到幸 福,生活中的乐趣也消失了,急切地需要上帝的饶恕和恩典。此刻,罪人抬头望着圣所的方向,看到了帐幕以上上帝荣耀的云彩,他感觉到了上帝邀请罪人来悔改的 爱。

其次,当看到圣所外院燔祭坛里的烟向上升起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牵羊而来,真心地陈明自己的罪,献上牺牲的祭祀后,自己的罪也会象那烟一样消散, 不会再被记念。罪人仰望圣所的瞬间,圣灵就会强烈地在他心中做工。所以,圣所的经验使罪人的心得到感动,使得圣灵能够带领罪人来到上帝面前。

罪人在挑选羊的时候,必须准备一只最毫无瑕疵的羊。观察所选的羊是否有伤、是否跛脚、是否视力不好,也就是我们必须选择最无瑕疵的祭物献给上帝。这 是象征着毫无瑕疵的羔羊耶稣基督;同时也象征着罪人带着完全的心来到上帝面前,完全地悔改。“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 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利1:3-4)

走向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完全悔改的动机,带着能让上帝悦纳的祭物,献上整个心。“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10)通往圣所的第一步, 是一项准备的工作,真心地为所犯之罪忧伤,带着真实悔改的祭,在上帝面前得悦纳。 

4 通往圣所的道路上 

我们看圣所制度的时候,可以明白其两个目的。第一,圣所制度象征了救主耶稣基督的生涯,和他作为大祭司长救赎我们的事业。第二,圣所制度是跟随主的圣徒跟随羔羊的路线图,即到达上帝的宝座前要经历怎样的经验。所以我们看到圣所的时候,更能清楚地理解“因信称义”的过程。

罪人牵着羊走向圣所的时候,为什么带着谦卑的心呢?因为周围的人看到罪人牵着羊的时候,就会咕哝着:“那个人牵着羊,犯了什么罪啊?”这使得犯罪的人得到这样的经验:在人们面前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是个罪人。

走向圣所的时候,映入罪人眼帘的有三件东西:细麻做的帷子(出38:16);焚烧祭物产生的烟气;帐幕以上上帝荣耀的云彩。这些东西对于罪人来说是 莫大的希望。因为罪人的脑海中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进入圣所的外院,只要献上祭祀的羊,就会被披上像那帷子一样洁白的义,我所有的罪恶会被烧毁,就像那烟 气一样消散,最终上帝临格之处的门就会打开。”

圣所入口处,非常漂亮的门帘面对着罪人。门帘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的(出38:18)。罪人看到门帘的颜色时就会惊讶地思考,这些 是意味着什么。这时候,负责引导的祭司就会亲切地说明道:“这些靠着上帝的智慧而制作的颜色,是为了说明将要来到的弥赛亚的救赎工作的特点。”

蓝色在圣经里常常象征着“顺从”(民15:38-40)。所以上帝命令以色列百姓在衣服的边上佩带蓝色的繸子,作为记念并遵行上帝律法的标记。蓝色也象征着完全顺服天父上帝的耶稣基督的生涯(约14:30-31)。

朱红色象征着耶稣基督为了罪人而赎罪牺牲的宝血。朱红色的颜料在当时是由一种虫子风干后提取的。(英文“朱红色scarlet”是根据这个虫子的名 字派生出的)。这象征着耶稣基督为了罪人来到地上,经历了如同虫子般的生涯后,流下赎罪的宝血。诗22:6记着说:“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 姓藐视。”

当时,为了提取紫色,必须在地中海里大量地采集一种特殊的贝,把这些贝风干后制成紫色的颜料。在贵族穿的衣服上才使用这些颜料。为了织染贵族或者王 穿的一套衣服,必须采集大量的贝,所以这样的颜料非常的昂贵。把红色和蓝色混合就成了紫色,意味着我们若依靠耶稣基督牺牲的宝血和圣灵,过着顺从的生活, 就会成为紫色所象征的天上的王族。

门帘的基本质地是由捻的细麻织成的,这象征着耶稣基督无瑕疵的生涯和完全义的品行,好比即使将其它颜色的线全抽出,本质依然是白色的细麻一样。 

5 圣所的入口 

民中若有人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误犯了罪,犯的罪自己知道了,就要为所犯的罪,牵一只没有残疾的母山羊为供物,按手在赎罪祭牲的头上,在那宰燔祭牲的地方宰了。”(利4:27-29)

承担燔祭工作的祭司长看到罪人和罪人牵的羊后,先要检查羊是否有无瑕疵,而这项工作正是现在的教会的祭司长和牧师所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担当着了解信徒是否真悔改、并帮助信徒的角色。

确认羊没有瑕疵后,祭司长让罪人把手按在羊的头上,告白自己所有的罪。这就是“按手在羊的头上”这圣经话语的意义。这意味着罪人的罪转移到了羊的身 上,上帝饶恕罪人的罪,但不仅仅是掩盖、忘记罪恶,同时也清楚地教导了罪人这样的事实:上帝为要饶恕罪人,让无罪的救赎主担当了罪人的罪,而且必须牺牲。因为无罪的主担当了罪的代价,所以才能够饶恕罪人。“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

所以十字架并不是废除了上帝的律法,反而是强有力地证明了诫命是不能被推翻的,违背诫命的罪是无法被无视的,以至于达到了上帝让自己的儿子牺牲的程度。

假如在罪人按手在羊的头上告白罪之后,祭司长说:“现在可以了,已经得到饶恕了,现在可以回家去了”,那么这意味着饶恕罪人的过程全部结束了吗?圣 经明确地记载着,祭司长要带着羊的血进入圣所,把血弹在幔子上七次,并献上中保的祷告,然后罪人才蒙赦免。(利4:26,35,5:10,16,6:7)

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救赎并非在十字架上就完成了。救赎开始于十字架,而并非在十字架上完成。耶稣复活升天后,在天上的圣所做中保的工作,也是救赎 事业的一部分,和十字架的工作一样的重要。所以祭司长若没有很好地教导罪人如何来到上帝面前、如何得到赦免、如何得到洁净,罪人就会在没有得到饶恕的情况 下,却以为完成了救赎而安心地转身回头。若没有很好地教导救赎和罪的问题的话,就会导致灵魂的灭亡。

学习完关于圣所入口的问题后,让我们一起来具体地研究在圣所外院所要进行的仪式。若研究圣所外院所有的献祭制度的话,首先就要说到赎罪祭。但是我们根据利未记的说明,先来研究燔祭。

 

燔祭(THE BURNT OFFERING)  

1 燔祭

  

燔祭包含在上帝面前完全地献身和奉献的意义。在利未记第1章,最开始介绍的献祭制度就是燔祭。上帝之所以命令祭司长每天早上和晚上两次献燔祭,就是 希望我们也过着这样的生活。燔祭也教导我们:上帝希望百姓的思想、言语、行动、内心中隐秘的东西都必须洁净。学习燔祭的时候还会发现另一个惊人的事实:称 义和维持圣洁生活的圣化是同时进行的,圣化的经验是每天持续不断地维持的。 

让我们先来阅读利未记1章3-9节关于燔祭的说明。“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 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把 燔祭牲切成块子。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亚伦子孙作祭司 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所有圣所的祭祀制度都象征着救赎主耶稣的牺牲和代赎的工作。但是圣所制度在象征耶稣的工作的同时,也象征信主之人的生活步骤。让我们一边说明圣所的祭祀制度,一边说明基督徒个人的经验。

燔祭意味着向上帝献身和奉献,也意味着得到饶恕之人自我完全屈服在上帝面前。所以我们在观察献燔祭的过程的同时,会发现上帝希望我们拥有何种悔改和屈服的经验。

献燔祭的第一步是献上毫无瑕疵的祭物,按手在祭物的头上告白自己所有的罪,而且牵着祭物来的罪人要亲手用刀杀死祭物。这很清楚地让我们领会到:由于 自己的罪,或者说是我们的罪过,使得无罪的上帝的羔羊被钉死。牺牲祭物的血要被洒在燔祭坛的四周,这是为了让我们领会耶稣基督宝血的能力在各国各方都有功 效,作为例证让我们明白主的宝血不仅仅能救赎我们、还能将我们从被咒诅的地上解放出来。

罗马书8章19-21节,被造物为了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而在苦待着彰显上帝圣德的众子出现。也就是说,由于人类的原因受到咒诅的被造物,期待着地球能恢复原来的状态。

下一步是剥掉动物的皮。这包含的意义是:我们揭掉为了自己的欲望和名誉而活的骄傲的面具,取而代之的是立约穿上上帝的义袍,为了上帝而活。燔祭说明了悔改的罪人真正重生的经验。

接下来的一步是把祭物的肚子从上到下剖开,拿出里面的内脏,拉出所有的肠子,用水洗干净。这样的仪式表达了我们向上帝献身后的生涯。“上帝啊,我为 了使自己快乐,呼吸着污浊了肺的空气,甚至呼吸着烟草的气味生活着。但从现在开始,带着这样肺腑的我,要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上帝的喜悦而活。我一直是带 着自己的肠胃,为了自己的口味任意尽情地吃喝而生活过来的。主啊,此时此刻我愿意悔改。从今以后,无论吃喝、行事为人,都要为上帝的荣耀而活。”

燔祭制度就是用水将内脏一一地清洗,经历彻底地屈服的制度。水在圣经里象征着圣灵和上帝的话语。所以我们要通过圣灵而重生。重生的意思是按照上帝的真理,通过圣灵的感动完全洗净并改正自我不对的地方,同时接受新心。

燔祭的过程中还要求割掉祭物的头和腿。割掉头象征着我们连脑子深处的思想、动机和意念都要献给上帝。割掉腿象征着我们要通过洁净的水即圣灵,洗净我 们的生涯以及外表一切的行为,按照真理的话语过着改革的生活。然后,要将所有的部分拿到燔祭坛上烧毁。所发出的味道之所以称为“馨香的火祭”,是因为这样 的味道是罪人完全地屈服上帝、抛弃罪恶、完全献身上帝的味道。我们闻到烤肉的味道时非常厌恶,但是上帝却称燔祭的味道为“馨香”。上帝最喜悦罪人放弃罪 恶。在说明赎罪祭的时候会更加仔细地研究。 

2 燔祭和称义的经验

我们在此要确切地理解的是:完全地屈服和悔改,抛弃罪恶的时候,我们就经历了称义的恩典。

错误的新神学的教导是:我们认证真理,相信耶稣的时候就称义,罪被遮盖,在圣化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逐渐地解决罪的问题;也说已经得到饶恕,所以救赎就定了。这种从罪中渐渐地变好、慢慢地成长式的教导,不是真正称义的教导。

真实地悔改、有称义的经验的时候,信者就从罪的力量中得到释放,得到洁净。借着主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维持着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生涯就是圣化。在圣化的过程中,在量上逐渐成长变得圣洁、变得完全的经验,也就是不断结出圣灵的果子的经验(参考加拉太书5章)。

虽然有因失误和软弱而跌倒的时候,仍然需要上帝的饶恕和帮助,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罪人悔改的时候,上帝饶恕他的罪,赐给他一颗新的心,重新创造 他为义人,真实地将他里面的人创造为义人,所以称他为义。这也就是“称义”的含义。上帝无法将内心不义的人掩盖性地称义,因为这本身就会成为谎言。希望接 下来通过对圣所的研究能够更加清楚地明白称义和圣化的经验。

还有我们必须要确切地知道的是:很多人对福音的理解,即对因信称义的理解是错误的。不管我们怎样声称自己真挚地相信某些道理,但这些道理若不与真理 相符,我们还是无法得救的。很多人在真挚地相信着谬道而活着,似乎确信地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得救的道路上。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从圣经中的一个比喻中, 我们可以学到以下非常重要的教训。

耶稣所说的十童女的比喻中,愚拙的五个童女并不是徒有外表装饰的人。她们也是尊重真理、拥护真理、倾向于相信真理的人。她们已经是和聪明的童女一起 迎接新郎的人。但是她们却没有顺从圣灵的感动。她们没有抛弃老我、摔碎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这一群人也是撒种的比喻中所描述的种子掉在石头地里的听众。这 群人毫不犹豫地接受真理,但是却没有顺从真理的原则。他们缺少真实地屈服和悔改。

对于这群人来说,真理的感化力是瞬间的。当圣灵在人的心里做工,而人心响应上帝的要求时,在这人的心中就种下了新的品行。但是愚拙的童女只是肤浅的,满足于表面行动的人。所以她们是一群不知道依靠上帝、仰望上帝的人。 

 3 燔祭和亚伯拉罕的经验

在结束对燔祭的说明之前,从创世记22章关于亚伯拉罕的经验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是非常冲击性的话语。

创22:1-2,“这些事以后,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上帝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我们是否很准确地阅读了这一段?让我们再读一遍。“把他献为燔祭”,这真的是事实吗?上帝真的命令亚伯拉罕献上他的独子以撒了吗?或者有可能是摩西 用错了单词?就像刚才所学习的燔祭,从祭物的肚子上开始剖开,拿出里面的内脏,拉出所有的肠子,用水洗干净,割掉祭物的头和腿,并且全部拿到祭坛上烧 掉……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当时亚伯拉罕也许不知道燔祭确实的过程。

但是,创世记15章中记着说,亚伯拉罕按照上帝的命令取来母牛、母山羊、公绵羊、斑鸠、雏鸽,也就是献燔祭时的动物,每样劈开分成两半,摆列在地 上。上帝荣光的火从那些肉块中经过,亲自烧毁祭物。上帝悦纳了亚伯拉罕的献身,并且与他立约。从这个事实可以推测,亚伯拉罕是清楚地知道燔祭的意义的。听 到上帝的命令的时候,亚伯拉罕该是多么地惊讶和痛苦啊?

然而,亚伯拉罕是爱上帝的。在与上帝长时间的交往中,他悔改了自己的不信和错误,如今已经完全地信靠上帝。无论主的命令看上去是多么的严格和不合常 理,他依然信赖上帝,按照上帝的话语完全顺从地准备一切。上帝曾经应许要通过以撒建立一个民族,现在却要求把以撒作为祭物献上,这真的是无法理解的命令。把自己20多年用心培养的、最爱的儿子杀死,这真的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要剖开肚子,用火烧了,世上还有如此惨不忍睹的事情吗?说不可杀人的上帝居然要 亚伯拉罕杀掉自己的儿子!

可是亚伯拉罕是很清楚地认识上帝的。他坚信上帝一定有恰当的理由和目的。他相信上帝,既然上帝能在人看起来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儿子,也会让自己的儿子复活。

我们虽然常常称亚伯拉罕为信心之父,但是也常常忘记他有着怎样的一种信心。我们必须拥有像亚伯拉罕那样用行为来证明的信心。也就是毫无保留地献上一 切、顺从的信心。我们若是拥有因爱而生发的信心,我们当然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那拥有充足的信心可以战胜罪恶的人。效法这样信心的人,才是属基督的,也 就是属灵的以色列,即上帝的教会。

我们可以想到,亚伯拉罕没有叫醒撒拉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去摩利亚山的路上,以撒问他的父亲:“火和柴都在这里,但是献祭的羊在哪里呢?”当他这样问 的时候,我们能想象到作为父亲当时的心情吗?亚伯拉罕回答道:“我儿,上帝必预备作燔祭的羔羊。”当我们听到这样的回答时,就应该学习到亚伯拉罕所持有的 信心。信心不是问“为什么”。信心是在上帝的话语前,带着全部的心思、意念、真诚、生命,回答道“是”。

  

最后,亚伯拉罕来到了摩利亚山顶,抓住儿子的手说:“上帝命令我将你作为燔祭献上。”此时我们看到了以撒顺从的场景。他是看着自己父亲顺从上帝而长大的,很好地学习到了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以撒帮助双手颤抖的父亲将自己捆在祭坛上。这样甘愿的心,正是象征着十字架上的耶稣。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上帝是不会要求我们做到如此程度的。但是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阅读一下,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亚伯拉罕并不是假装杀掉以撒的。当他用那信心之手握着刀向儿子挥下去的时候,他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 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含着眼泪互相拥抱的儿子和父亲听到了羊叫的声音。他 们举目观看,见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于是把羊牵来,高高兴兴地献上了燔祭。圣经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场所成为了耶路撒冷圣城的燔祭坛所在的 位置。“所罗门就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代下3:1)这就是信心,这就是献身。

上帝通过预表和应许,“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加3:8)。从而亚伯拉罕的信心使得他等待救赎主的到来。代替以撒作为祭物的羊,预表代替我们牺 牲的上帝的儿子。当人类触犯上帝的律法而遭受死亡命运的时候,天父上帝指着耶稣,对罪人说:“活下来吧,我给你们找来代赎物。”

上帝命令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儿子,是为了试验他的信心,同时也是为了实际性地将福音刻在他的心版上。亚伯拉罕在那可怕的试验下、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所 承受的痛苦是上帝所允许的,因为上帝要通过他的经历让他知道:全能的上帝为了救赎人类所付出的牺牲是多么的伟大。任何其它的试炼都无法与献上自己儿子所带 来的心灵上的痛苦相比较。

就像亚伯拉罕的经历一样,上帝将自己的儿子赐给了我们。在苦恼中,让自己的儿子遭受了羞耻的死亡。为了救赎堕落的人类,荣耀之君失去了生命。这难道 不是上帝无限的同情心和爱的证据吗?对亚伯拉罕所要求的牺牲,不单是有益于他,也不单是为了后代的利益,而且是为了给天庭和其它无罪的世界留下教训。

基督和撒但之间的大争斗,也是救赎计划即将成就的地球,乃是宇宙的教科书。对于上帝的应许,亚伯拉罕曾经表现出了信仰上的不足,所以撒但在上帝和众 天使面前控告他不能依循应许的条件,指责他没有资格接受上帝的祝福。上帝把自己仆人的忠诚呈现在全天庭面前,证明只有完全的献身才被接受,同时也在他们面 前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救赎的计划。

上帝要求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所顺从的禁令中并不包含痛苦,但是在对亚伯拉罕的命令上却包含了牺牲的痛苦。全天庭都注视到了亚伯拉罕坚定不移的顺 从,不禁发出了惊叹。全天庭都称赞他的忠诚。而撒但的控告自然成了谎言。上帝对他的仆人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 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上帝又指着自己起誓。这告诉了全宇宙众生灵:完全顺从上帝话语的生涯一定会得到报赏!

当让亚伯拉罕献上独子的命令下达的时候,全天庭都密切地关注着这一刻。他们带着紧张的心情,注视着这个命令成就的每一步。在以撒问父亲“献祭的羊在 哪里”的时候,亚伯拉罕含泪回答道:“上帝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当亚伯拉罕就要杀死自己的儿子献祭的时候,父亲的手停住,真的献上了上帝准备的代替以 撒的羊。这时候,宇宙的天使更加分明地理解了上帝为人类所预备的惊人的救赎的奥秘。

从这我们也看出了,跟随上帝的义人最终将拥有怎样的信心。同时也使得我们觉悟到:如同天父上帝为了救赎人类,献上了自己的爱子,得救赎的罪人也要有一颗舍弃最爱奉献与上帝的心。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得救赎的人类可以成为其他圣洁的宇宙居民的邻居,从而全宇宙将变得安全。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