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5.传道书

很远的地方来,大家一路上辛苦了,非常谢谢大家!并不是我们寻找上帝,是上帝寻找我们,所以在《诗篇》里面有这样的祷告:“上帝啊!求你寻找仆人。”我们这样聚集是天意非常奇妙的运行,将来我们就会知道,为了救赎我们,天使们、所有的天庭是做了怎样的奇妙的一些安排和引导,所有的事情绝不是偶然。所以在这个末时代上帝这样聚集我们,这要么成为我们通向天国的一个踏板,要么就成了定我们罪的一个凭据。就是我们接受上帝的引导和救赎我们可能就得了,但是我们轻忽拒绝了我们可能就灭亡了。所以对待这样的时机,对待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机会,大家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不是说某一个人或者在做什么。而是所有的事情都在上帝的掌管当中,没有一样事情不是在天使的这个掌握当中,所以整个天庭控制这一切,上帝掌管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的家庭。所以我们活着的每一天,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有很深远的意义,要么使人永远灭亡,要么使人获得永生。

 

圣经说,“我们是迷失的羊”。大家知道迷羊迷失了,它自己是不会找回家的。我以前在乡村里生活,我黄昏的时候看到一只羊,站在一个校园的门口,我说这是羊怎么独自一只站在那里呢?天已经黑了,就那么一只羊站在门口,走路的人也很少,那只羊站在那里非常紧张、非常害怕的样子,但是它就不知道回家的路。其实它的家就在20、30米的那个旁边,我就跟我妻子说:“这只羊迷路了,走不回家了。”后来我就去找这个羊的主人,我说:“你是不是少了一只羊?掉了?”然后那个主人出来一喊,那只羊赶紧很高兴地、非常喜乐的跑回家去了。所以圣经比喻我们“如羊走迷”,就是人在地上生活,生活在黑暗当中,他自己是不知道的,需要接受上帝的启示。人的道路怎么走,究竟会有什么结果,人自己是不是很清楚的,是上帝来寻找我们。我们是迷失的羊,自己不知道回家的路,所以耶稣到地上来寻找我们,天使来寻找我们,上帝就是浪子的父亲以爱在召唤我们。所以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这样的聚集是有天意的运行,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大家要带着一个:“上帝啊!你来引导我,使我的一生不至于虚空。”这样的一个思考来参加这样的学习。

 

我们今天晚上用一点时间学习《传道书》。这次我们不是一个讲题一个讲题跟大家学习,我们更多的是一卷书一卷书的学习,多学习几卷书,我把一些基本的道理包括在里面。那么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之外,大家来参加这次聚会还有需要了解的,就可以多多的提问,我们就可以穿插在当中。我们在学习《传道书》之前,我们先一起祷告,大家就坐在位置上。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您寻找我们,感谢您在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用看不见的手牵引我们,用爱汲引我们。感谢您使我们有饥渴慕义的心,感谢您这样聚集我们。我们虽然不完全知道你所有的深奥的旨意,但是我们深知您如此的爱我们,为了救赎我们您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感谢您赐给我们这么好的地方,赐给我们这么安静宝贵的光阴。主啊!求您让我们能够充分地享受您真理的甜蜜,让我们能够充分地体验您话语当中的力量,让我们的心因为您的话能够得到洗净,让我们在这里能够拥有最纯洁的心灵,最纯正的真理。让我们的一生在您的祝福当中,可以成为您的荣耀,求您带领我们的光阴,赐给我们一切的平安、健康,也赐给我们理解您话语的智慧。使我们的心充满着感谢和喜乐,使我们在这末时代能够真正的寻见您。如此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大家打开圣经《传道书》。在座的都读过《传道书》吧?以前我们在一次学习当中讲过《传道书》,“所罗门的忠告”这样的题目,今天我换一个角度重新来学习。如果大家没有读过《传道书》的话,那你回去一定要反复地把它读个好几遍,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人生的感悟,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人生的感悟了。有很多人觉得,我现在这么年轻就去做上帝的工作,就去学习圣经,别的社会上这些事情都不去经历了行吗?他们觉得好像还要在生活当中、在社会当中,要去经历很多事情,然后去获得很多的经验,他们觉得需要去体验一些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重复那些失败,然后才得到悲惨的教训。所有的人生的经验,在圣经当中都已经有了。失败的例子、成功的例子、犯罪受痛苦的例子、救赎喜乐的例子、得胜的例子、传福音、怎么生活,全人类所有的人所可能经历的这种人生,在圣经当中都已经有了。

 

所以这本圣经就是让我们在一生没有白白的失去,没有完全失败之前,让我们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可以提前为一生的成功、一生美好的结局而做着准备和预备。《传道书》不是给老年人写的,所罗门在年老的时候写的《传道书》。但是他以自己人生所有的一种感悟,最智慧的一种人生的经验,教导那还没有老的人、没有死的人,教导年轻人。所以《传道书》是每个人都要仔细地去读的。

 

我们看:【传1:1】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2传道者说也就是所罗门的言语: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3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究竟得到什么呢?4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5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6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7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这里说日头、风和江河,都是以自然界的这种现象,用来描述地球上一代又一代的这样的人类的历史。这里讲到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这样重复。他们经历着同样的失败,然后经历着同样的死亡,然后新的一代又开始,所有的事情就这么重演。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春天来了春天过去了,一年一年的这种重复,一代一代的这样重复。

 

这样的一个人生,从始祖到现在几千年了总是这么重复,给人的感觉就是虚空的,就像这个时空隧道,始终好像穿不过去一样的。大家坐过火车吗?这个火车在晚上在穿越很多山区的隧道的时候,从窗户的外面就看到隧道里面的灯,一个洞里面一个灯,一个洞过去一个洞过去一个洞过去就是不断的重复。人们就很呆滞的眼睛看着窗外,就一直指望这个隧道什么时候能够穿越过去呢?这个人类的历史究竟会走向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一切也就这么重复,人们都感觉到人生就是虚空的。

 

我们再看:【传1:11】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也就是说,一个最大的悲哀在哪里呢?人们不去想过去的人的经验、过去的人的教训,一代一代的这么重复,为什么要一代代的重复一个错误、重复一个失败呢?人们不去想。这就是真正虚空的原因。《传道书》,他并不是在一个很悲观的一个人生观来说明人活着没有意义,而是说人们为什么一代代这么重复而不去思考呢?《传道书》而是叫我们应该去纪念已过去的世代,应该想到将来的世代。如果人也不知道过去的世代,也不知道将来的世代,那么就是简单的这么重复,结果就是虚空的。他不是说人生本身是虚空的,而是说人不去思考过去的世代,不去思考后来的人,这是虚空的。

 

【传1:13】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14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这里让人感觉到,每个人在地上活着都有重担。每个人活着,你仔细的想一想,我这一生很幸福吗?享过什么福吗?是不是都是苦难呢?年老的人这样想,也是的;年轻的人这样想,也是的。大家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呢?总是感觉到人生就是劳苦重担,愁烦。这就是为什么有这种虚空的感觉呢?为什么总觉得没有意义呢?现在有钱的人也觉得没有意义,没钱的人也觉得没有意义,很恶的人也没有意义。很多人就算是信了耶稣了,也觉得:“哎呀真没意思。”

 

那为什么呢?这个《传道书》究竟是很灰暗的在描写这个人生吗?他不是的。他不是在说人生是虚空的,而是在说人生为什么虚空,怎么样才能够不虚空。为什么会有虚空?为什么人有人感觉到空虚,为什么人感觉没意义,然后怎么样才能够不虚空,怎么样才能够有幸福感,怎么样才能够有意义。这就是《传道书》的一个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他要按照这样一个思路给人去思考和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带着这样的思考,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没有意义,怎么样才不虚空,这是一个这样的思考。第二个,整个人类的历史,真的就是这样在黑暗当中穿越一个时空隧道一样不断的重复,而不知道走向何方吗?整个人类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和虚空的吗?

 

我们反过来来看,在整个人的历史当中,在这个劳苦愁烦和大部分的人都是没意义的这样的一个历史当中,但是却点缀着那些敬畏上帝的人的人生。从亚当夏娃一直到现在,在这个历史当中有很多敬畏上帝的人,他们的人生的经验,他们光辉的榜样,点缀在这个灰暗的时空隧道当中,就像黑夜的灿烂的明星一样。这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的考虑呢?这些人对人生的感悟却完全不同,他们有一种有意义的人生,有一种幸福的人生。所罗门让我们这样去思考。

 

整个人类的历史,并不是一个不断地重复的时空隧道那么穿越,不晓得什么时候是尽头,实际上整个人类的历史也就是圣经的一个历史。人类的历史就好像上帝现在在打开这本圣经,当祂的手展开第一页的时候,人类历史开始了。然后再往后翻第二页的时候,人类历史就向前进展,现在圣经不断的这么翻,不断地这么过去,一页页的这么过去,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代一代地向前进展。现在圣经翻阅到《启示录》里面来了,人的历史也在应验着《启示录》里面所有的预言。这么看来,这个人类的历史是有定律的,是有方向的,是很准确的,是上帝的话语在创造着人类的历史,是上帝的话语在决定和引导着人类的历史。祂告诉我们这个时空隧道我会穿越完,最终是个什么样的结局。人类的历史不是虚空的,因为人类的历史是圣经在引导的。圣经的每一页展开的时候,就有了相应的人类的历史的故事。个人不是虚空的,因为在这个历史当中,有很多灿烂的明星点缀在这些篇章当中。如果人不去思考过去,不去思考将来,只是简单的重复一种错误和失败的人生,这就是虚空没有意义的。这是第一章这样的一个开头。

 

从第二章一点点就说明,为什么人会感到虚空,究竟怎么样又是不虚空的。在接下来一章一章的就详细的分晰了,那些追求钱的人结果怎么样呢?那些追求权势的人又怎么样呢?那些为了追求名誉的人又怎么样呢?那些去追求智慧知识的人又怎么样呢?他们为什么最后都是虚空的呢?虚空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是用竹篮去打水一样,拼命地打,拼命的舀,最后什么也没有得着。挣来的钱最后又失去,得来的名誉最后又被毁掉,掌权最后又被压制,所以生了又死了。健康被疾病所代替,再有智慧的人到年老了也变成痴呆,一生最后发现什么也没有得着。就像是用手拼命地去抓这个空气一样的,“捕风”,去追逐这个风,去抓这个风,用劲地抓,抓来结果一看手中是空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的人生有一个错误的目标,有一个错误的方向,付出一切的努力想到得到那个东西,结果什么也没有得着,这就是虚空。

 

【传7:29】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因为他们失去了人生真正的目的,不能理解人生为什么活着的价值,所以他们有了一个错误人生的方向,也就是罪。这个人生的目标是错误的,生活的方式是错误的,所以最后什么也没有得着。一生的时间浪费了,才干浪费了,理解力也消耗了,最后就是虚空。虚空是指当我们人生的目标错误的时候,我们人生的方法错误的时候,没有一个正确的动机,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时候,才会有一种虚空的感觉。没有钱的时候想要有钱,结果有了钱的时候也觉得没有意思;没有权的时候,想可以有权力来控制别人,结果当上了官也没有意思;被人夸赞的时候也没有意思;拥有很多智慧的时候还是没有意思。这个地上的人是不是都这样子呢?还有谁能超出所罗门的话语呢?谁能够超出这个话语之外呢?

 

比如说,大家年轻的时候就想交上一位非常好终生伴侣,然后去建立一个家庭。但是大家想一想,都是夫妻了,怎么亲密的关系的人,但是互相的争吵,相互的苛刻挑剔。你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多么地没意思啊!就是说人没有爱的时候,就算是上帝为你预备了一个家庭,人也得不着,人也享受不了家庭的福乐。因为品行是错误的,态度是错误的,生活方式和目标是错误的,就算是合理的东西,他也享受不了。是不是虚空的呢?在这个地上有多少人真正的体验了家庭爱呢?家庭的幸福呢?有多少呢?难道是上帝有什么错误吗?所以大家应该知道,当我们缺少真实的品行和爱的时候,当我们保留罪的时候,当我们保留错误的生活和目标的时候,什么都是没意义的,没有意思的,空虚的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们成家了,就非常想有个儿女,儿女生下来是非常健康的,但父母亲养着养着他就得病了,因为我们不知道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亲发脾气的时候就打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哭、孩子就怕,你说这有什么意义呢?结果就是虚空的。打骂了孩子以后,有人会感觉到心中很高兴吗?没有的,就会产生一种:“真没意思,怎么儿子是这样的呢?”孩子也会觉得,在家里真没意思,父母亲怎么这样对待我呢?所以失去了真实的爱,结果就会产生空虚的感觉。

 

有些孩子是独生子,他在家里觉得一个人太孤独了,如果有一个同伴一起玩该有多好,于是就有了一个同伴。但是二个孩子在一起就打闹,就争吵,多么虚空啊!没有的时候非常想有个同伴,但是有个同伴之后,二个孩子不能够很好的相处在一起就大闹。吃饭的时候也吵,玩的时候也吵,有什么好东西就抢,相互的骂,得到了又失去了,因为没有爱,兄弟之间感觉也没有意思。

 

上帝也赐给我们食欲,我们可以吃也可以喝。但是在大自然界当中所有的美味我们品尝不了,很好的水果大家却吃的没有味道,因为这个食欲是堕落的,那些有害的东西我们倒喜欢。就算是非常有营养的东西、很好的东西给我们吃,我们又不节制,结果吃吃就得病了,人们又产生一种虚空的感觉。没好吃的东西也虚空,有好吃的东西也虚空,饿了也虚空,就是吃的太饱了也虚空。不能存着感谢的心,不能按着上帝的教导来享受生活。

 

人生为什么会虚空呢?因为不认识上帝,因为没有智慧,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的目标和动机,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没有爱。如果没有爱就会有一种虚空的感觉。大家想一想,在家庭里面,我们都是基督徒了,都明白了真理了。但是在家里如果为了一点小的事情就争吵了,然后谁也不说话,在一个餐桌上吃饭,然后你想我的,我想你的,这个时候心中有什么感觉呢?真没意思,是不是又一种没意思的感觉啊?就算是我们在外面传道,但是回去之后,夫妻之间经常为小的事情争吵,结果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呢?唉呀!真是没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真实的爱,如果人心中没有上帝的爱,就空荡荡的,就好像缺少什么一样。有一种思念,但是不晓得思念什么,这就是空虚的感觉。很多人走在马路上,想去看的就去看了,想去吃的也吃了,想去玩的也玩了,然后什么也没得着,在马路上游荡,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因为他们没有上帝的爱。如果最终没有真正的爱的品行的话,哪怕圣经上所有的道理都懂了,心中还是感觉到没意思。虚空或者空虚就是指人心中有一种空的感觉。

 

以前我在家里,到了寒暑假就回家,然后一开学就上学,坐火车到很远的地方,就是到外地去上学。一返校的时候,一回到学校里就感觉到心中非常空荡荡的,因为突然一下子离家了。不晓得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要来做什么,然后也不晓得接下来做什么,突然心中有一种非常空的感觉。虽然很多人都会死去,但是如果真的是你很认识的一个人,是你家里的某个亲人,是你很熟知的一个人,突然去世了,那么接下来你有什么感觉呢?好像心中突然缺少了什么一样,也不知道缺少了什么,但是心好像就很空很空的一种感觉。突然不在了,那么熟悉的言语,那么熟悉的声音,那么熟悉的脸面,一起聚会,一起唱诗,但是突然少了一个人,他不在了。人人的心中都会产生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这就是虚空。虚空是为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正确的品行,没有真实的上帝的爱,人自然就会虚空。

 

有很多人看到,这个家庭应该很好吧?那都是有信仰的,都是明白真理的。但是有时候,在家里也会产生一种“真累啊!劳苦愁烦的感觉,也会感觉到什么都不想做,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呢?因为心中失去了上帝的爱。有些人就看,多么有才德的妇人啊,丈夫也信主了,儿女也都信上帝,做上帝的工作,该是多么幸福的家庭啊!但是我们仔细的观察一看,他们也有难的时候,也有感觉到非常难过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苦难。什么时候就会感觉到非常地劳苦,很累呢?感觉到很空、没有意义呢?就是当人失去了对待人的正确的品行的时候。互相很苛刻,很挑剔,很容易误解,经常地斥责,这样在任何地方失去了上帝的爱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这种无奈的感觉。

 

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不空虚?就是拥有耶稣那样的品行,我们拥有真正的认识上帝的知识,不是宗教上的理论,而是对于上帝品行的知识。我们知道了耶稣是怎样地对待我们的,我们以同样的心开始这样去对待别人。当我们拥有了正确的品行,拥有了爱,我们学会了怎么彼此相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非常甜蜜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使人非常地知足,非常地喜乐,并且彼此的内心联络着,有一种甜蜜的思念,有一种割舍不断的联络,有一种愿意为对方去死的这样的一种愿望。如果对方遇见了危险了,我宁愿去担当掉,我替他去死,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才是真实的朋友。这样的人在地上活着,有一种充实感,这种充实感是那些没有爱的人理解不了。能听懂吗?希望大家一起来思考,我们要透过这些话语里面的意思,然后在人生当中仔细的去感悟一下,你去看看,你就会悟出这些道理。

 

有非常多的儿女,但儿女长大了不认识上帝,那父母的心中不是空荡荡的吗?我们看:【传3:14】我知道上帝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上帝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上帝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家庭都是恰如其分的,没有人说上帝不平,也没有人说上帝不慈爱,也没有人说上帝亏待了某一个人,绝不可能。上帝对每一个人都作得那么恰如其分,但是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一个感谢的心,没有一个知足的心,没有一个满足感,所以就会产生虚空的感觉。虚空的感觉从何而来的呢?就是总觉得上帝爱我不够,总是觉得上帝在这个事情上不公平。

 

上帝不是掌管着一切吗?所有的人也好,国家也好,自然界也好,不都是在上帝的掌管当中吗?现在为止还是在上帝的掌管当中。那么上帝对待我所作的一切是不是公平的呢?是不是慈爱的呢?是不是祂已经充分地给了我我所需要的呢?为了让我得救进入永生,在地上所需要的一切,主是不是都给了呢?如果对这点没有确信的话,人就总是有一种不平、有一种不满、有一种害怕、有一种疑惑,就会产生一种虚空。如果人对上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感谢的心,有一种知足感,就不会虚空了。我们存一种敬畏上帝的心,就是“主啊!没有人像你那样行使公义,仁慈!没有人能够像你那样洞察万有,以高深的人不能测透的旨意,在引导着每一个人的人生!”我们产生这样对上帝的一种敬畏感,就不会虚空。

 

我们同样走在一个公园里面,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但是不认识上帝的人,他觉得“这有什么意思,到这里来玩有什么意思?又没有吃的,又没有喝的,到这里来玩有什么意思?”他们就那种感觉。但是认识上帝的,他在这种大自然的美景当中,就产生一种无限的敬畏之感,他们在心里面就唱出一种赞美:“伟大的上帝,多么的奇妙!大自然如此地和谐美丽,满足了人类一切的需要,无限的美好,为了让人得到喜乐和平安!”所以学会敬畏上帝、真正的认识上帝的人,就不会有空虚的感觉了。不认识上帝的人,他完全感觉不到,上帝一切都给了他,他也不晓得感恩,所以怎么会有喜乐呢?怎么会不觉得空虚呢?有感恩的人就不会空虚了,有正确的爱的品行的人就有意义了。大家会越来越多的体验这一点,我们常常的就会感觉到:“是啊!原来这就是虚空的意思啊。原来这样才能够不虚空啊,有爱就不虚空了,有感恩的心就不虚空了,非常信赖这位上帝,有敬畏上帝的心就不会虚空了。”

 

【传9:8-9】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就是说我们始终要有正确的品行,要有像耶稣那样的公义和仁慈、怜悯之心。我们不可缺少圣灵,人虚空是因为缺少圣灵,人虚空是因为有了一种错误的品行,犯罪之后的结果就会让人虚空。二个人大吵以后,吵架了一场之后,心中会有什么感觉呢?不就是平安没了吗?喜乐没了吗?虚空就来了。

 

9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上帝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份。9节,这话多么的有意思啊!就是说,我们的一生是多么的短啊!这一生要让它充满意义,要让它留下回忆,要让它充满内容。我们教育孩子,要让孩子把他的童年生活当成是最美好的回忆。我们和人相处,要让那个人不忘记我们,带着感谢,带着一种再也忘不掉我们,要给人留下这样的结果。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爱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忘记我们。所以在人生当中,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人不想忘掉,这就不是虚空的。

 

如果我们这么一生过来了,回想过去,我们巴不得这些记忆都涂抹掉。就像我们一看看过去人生的历史,就像日记一样,我们都想把它撕掉,巴不得这些都没有就好。那么结果过去的几十年,什么也没有留下来,这就是虚空。但是在我们的一生当中留下了非常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在孤独当中你安慰了他,如果在痛苦当中的人,你教导了他真正的爱,如果在黑暗当中的人,你给他指出人生的目标,在他的一生当中就留下了一个最美好的记忆。

 

就是在火车站里,一个陌生的人给了我一本圣经,这本圣经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就是在他的历史当中留下了美好的的记忆,在天国的记录册上就留下了一个记念,这就是不虚空的人生。所以上帝说:“在你很短暂的一生当中,要让爱的感化力,要让爱的生活经常充满它。所以在家庭当中与所爱的妻快活度日。”首先在家庭当中享受一种真正的甜蜜,只有真正悔改的人才会产生,这是别人不能够理解的,自私的人不可能有家庭的幸福。只有彼此都为对方而活,服侍对方,服务于对方,为对方着想,而相互体贴,相互说感谢的话,有礼貌的话语,那么这样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大家知道吗?有了这种幸福感,再穷也不会觉得累,地里的劳动再多也不会觉得苦。带着微笑,带着感谢,带着一种思念,带着一种感激。所以人生的实质就是如此,我们在日光之下劳碌,就会真正的有所得着。有爱的基础,有爱的品行,这个时候你所有的劳碌都变得有意义了,也会有真实的得着。

 

得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东西可以永恒的,有价值的。而不是来了又丢了,拥有了又失去了,手中持着,但是没有享受到,没有体念到,那就是空的。但是如果能够彼此的爱,对别人能帮助别人,为别人而活,我们这短暂的人生就留下了那么多精彩的时刻,就留下了那么多值得回忆舍不得忘记的。并且我们就真正的得着了,你劳碌了,同样的劳碌,但是得着了。在这个地上,没有人不劳碌的,虚空的人也是劳碌,不虚空的人也劳碌,但是区别在哪里呢?虚空的人,他劳碌他感觉到什么也没有得着;认识上帝的人,他正确的生活,他同样也劳碌,但是得着了,一种永恒的东西,一种充实感。这是人人都是如此,男女老少都是如此,各个国家都是如此,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龄阶段都是如此。这是所罗门的《传道书》一个方面的含义,也就是说,他不是在强调人生是虚空的,而是告诉人人生怎样才能够不虚空,大家理解了吗?这就是《传道书》真正的意义,所以仔细的理解了这一点的人,就领会了这个书的价值。

 

我们再来看《传道书》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很重要的思考。《传道书》一方面讲个人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讲整个人类的历史的意义。既适合整个人类的历史,也适合个人的描述。一方面说明虚空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意思,而向人指出不虚空的道路和实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传道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要我们对死要有一个思考。大家看【传7:2】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往遭丧的家去”,就是往死的人办丧事的人家里去,比结婚啊、生孩子啊那种红喜的,去办白喜的比去办红喜的更强。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着的人要将这事放在心上。就是说我们想一想,这个人死了,说明什么?我们也都会死,对这个问题应该放在心上有个思考,这是《传道书》的这样的一个思路,这样的一个角度。

 

接着这样说:【传7:3】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这个话怎么好懂呢?“忧愁更好”,就是说那些忙碌的生活,挣了钱了也高兴,娶亲的也高兴,生孩子了也高兴,好了,他高兴一时,很快就会尝到他劳碌并没有得着什么。娶亲的时候,大家是不是都高兴啊?结果不到一年闹离婚了,他就发现劳碌并没有得着什么,所以他那个嬉笑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经常的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劳苦愁烦的事情呢?我们想通了,就得到了真正的喜乐了。理解这个意思吗?就是领会了:“哦,他们也这样过了,我就不能再这么重复了,我要选择这样的人生,就得到了真正的喜乐。”就是说,我们往遭丧的人家里去,我们要思考,众人必有死的结局,这时候,我们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要去想,好了你就成为智慧人了。很多人根本不去想,一个人死了,他就为他举行葬礼,但是接下来他也死了,他的后来的人也为他举行葬礼,就是一个人这么过去了,另一个人又这么过去了。《传道书》就告诉我们,我们对死的事情放在心上来想一想。

 

我们看:【传8:8】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就是你再去拥有钱,你再去掠夺别人的东西,你再去怎么享受,但是你还是不能掌管自己的死期,还是不能使生命继续延续。那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不思考呢?一代又一代的过去了,为什么活着的人不思考一下死去的人的事情呢?只有我们对死亡有了正确的思考,人生才不会空虚,这是《传道书》的另一个思路,另一个角度来说明。

 

我孩子在我出门之前,跟我说这样一句话:“以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死人,现在在我一生当中去亲自经历了二个死人了。”我说:“是吗?是谁呢?只有二个吗?”他说:“就是在我很熟悉的人当中,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我知道已经有二个人死了。”我以前在教会当中,也有教会弟兄姊妹去世。但是我最不喜欢被邀请去举行什么追思会,我总想避开那样的场合,我从来没有留下什么感动和思考。但是最近在我的生活当中经历了三个人的死亡。每当这三个人的死亡,一次又一次给我突然带来了一种很空虚的感觉。就让我感觉“啊,这个人又不在了”,我就感觉到缺少了什么,回到家里也不想吃也不想喝,也不想睡,也不晓得在想什么,也不晓得失去了什么,心中就感觉到很空。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这么一起坐着,一起吃,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但是我们分手以后听说某某去世了,那你有什么感觉呢?如果你没有爱的话,那么他去世了,你又没任何感觉,但是如果你对他有爱的话,有一种思考的话,你就感觉到“哦!真是难过啊!”那种难过说不出来是一种什么难过,这个时候,我们就思考,死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所罗门说这个话,叫我们把这个事情要留在心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次,有一次我外出去一个地方,听说一位同工住院了。那时候我们坐车是晚上九点钟到那个地方的,然后一下车我就马上赶到医院里去了,那位病人,多年的同工,他躺在床上,没有醒在睡,然后我在边上站着。然后已经很晚了,快十点钟了,就不打扰了,就离开了。但是我总感觉到不行,我还想去看他一眼,然后过了几天之后,我又有机会从那里返回,我又去看他。这个时候,他是醒着的,我看到他躺在床上,那么瘦了,身上也那么黑了,然后还流着眼泪,就这样去世了。当时我真的不晓得说什么好,也不晓得作什么好,我就把我口袋里的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的儿子,希望能够给他一点安慰,但是这个什么都作不了,当我离开以后,我就突然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要是我在我的一生当中完全没有伤害过他,该多好啊!但是我跟他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我有时候发脾气,有时候说些急躁的话,有时候也可能误解他了,当时使他很痛苦,但是现在他去世了,这一切再也无法弥补了。

 

所以我突然就想到,一个人终究要可怜的死去,在他活着的时候,你一点没有伤害过他,那该是多好啊!我们用很不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但是终究那个人会死去,人将死的时候,他的言语就很悲哀了。一只鸟,一只动物要死去的时候,它也向人发出一种很哀怜的祈求目光。人也是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怜,多么脆弱。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伤害了他,这是多么不应该的事情。我们就理解了这一点。并且我们还想,比如说我们看到那个人快要去世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这个人曾经得罪过我,但是心中还有什么恨呢?你打过我也好,骂过我也好,误解过我也好,欠过我的钱也好,这些有什么呢?哎呀,都算了吧!这个人都快死了。但是我们不能等那个人真的快死的时候才产生那种感觉。现在所罗门告诉我们,我们看到每一个人的时候,都要想到,人在这个地上是多么短暂的一生,我不能伤害他;我们也要想到,人在世上都是很可怜和短暂的一生,我们不要去计较他,不去计算他的恶。一方面爱别人吧!另一方面饶恕别人吧!因为他也不免一死。

 

就是我们要把将要死去的事情提前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理解了“噢,在他活着的时候,我该怎样对待他。”人生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到他的结局。因为这一生都过去了,结局都来了,你再去思考就迟了。所以所罗门就告诉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考虑到死,趁着在死来到之前,你就要思考:“我该怎样对待别人,我应该怎样生活。”这样就不会虚空。虚空的感觉是什么呢?是指一生面临死亡了,结果又伤害了别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留下来。当我们要去世的时候,我们的儿女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会留下什么样的遗言呢?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虚空的感觉。我们积攒了很多钱,有什么用呢?儿女需要的不是钱。

 

今天早晨我对一位作父亲的说了这样的话,我说:“你爱你自己的儿女,你所以非常想工作,非常想挣钱,你想为他留下钱。但是你要记住,当你终究有一天你百年去世的时候,如果你没归向上帝,你的儿女就会悲哀哭泣,你留给他的就是最大的痛苦。你留给他的钱,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因为他不需要你的钱。但是你若信了上帝,你得救了,你信上帝的儿女在你去世的时候,他就不会流泪,这就是你留给别人的最有价值的纪念。”当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用手擦了一下眼角,他开始悟出了一些东西。

 

如果我们不把将要死去的事情提前拿来思考的话,人活着就会虚空。现在大家想一想,儿女你是怎么对待父母呢?你想一想你的父母终究有一天会死去,那现在你会怎么对待他呢?父母怎么对待儿女呢?我终究有一天会死去,那么当我死去的时候,儿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个人终究有一天他会死去,在他那么可怜的活着的时候,我们伤害他吗?有必要去计较他吗?我们是不是要饶恕他呢?需不需要爱他呢?所以我们人生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到死亡的结局,这时候我们就感悟到了,人活着,彼此相处的时候,不要亏欠别人,应该原谅别人,并且我们的一生最后的结果要给别人带给幸福,应该得到上帝的认证。

 

我后来经历了第二个我所熟悉的人的死亡,他是一位一百高龄的老牧师。我在外地,他女儿给我打电话,她说:“我的爸爸快要去世了,你能不能来举行追思会。”我一听,就说:那我今天就出发。我不是为了举行追思会而去的,我是为了趁他还活着的时候去看他一眼。然后我到了,我就去看这位老牧者。他已经一百岁了,他不再是躺在床上,躺在躺椅上,然后就不能动了,也不能吃了,也不能消化了。然后我到了,他女儿在边上给他说我来了,但是他的眼睛睁不开,一只眼睛是合上的,一只眼睛非常努力地睁开了,看了我一眼。但是他说话也说不出来了,因为他没有力气了,但是他心中非常想说话,看到他的嘴唇在动,最后他的嘴唇就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向你的妻子和你的小宝宝问好。”真是当时在我心中让我太感动了、太震撼了。

 

因为我以前在他很健康的时候,我每次去看他,他第一句话都是这样的,向你的妻子和孩子问好:“你的妻子还好吗?你的小宝宝还好吗?”总是先关心我,总是先想到我,他从来不说他想需要什么。现在他临终了,最后一口气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向我的妻子和孩子问好,他想到的是别人。人的一生到这样的结局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去了,他知道为上帝而生活,得到上帝的认证。我们一生要结束了,我们的一生是否得到了上帝的认证,上帝是不是认可我们这一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个就是我们提前要思考的。如果我们的一生得到很多人的荣誉、尊重,但是上帝不认可你,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思考人生的结局的时候,第一,我们要思考我们人生是不是亏欠了别人,我们真不该伤害别人。第二,我们要饶恕别人,不应该计算人的恶。同时我们要想到我们一生的结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得到上帝的认证。

 

我刚刚经历了这件事情,我返回家,星期天坐到火车,应该星期一到,但是因为大雪阻了火车,星期二到家。星期三在家里,我就想,我是不是应该去看一看我身边的弟兄姐妹呢?当但是我就想:“我在外面已经这么累了,回来就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他们都已经知道什么是真理了,用不着我再去关心了。”我有一个感动就是应该要去看看他们,但是很快我就没有顺从这种的感动。星期三我在家里就这么躺躺睡睡,一天就这么信息一天过去了。然后星期四,天快黑了,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赶紧到谁家里来。”然后当我租个车过去的时候,很多人就站在她的房子里面,然后我说:“发生什么事情了?”我进去把房门推开一看,那个房子的主人,也就是一位教友去世了。一个人,不晓得什么时候,就是一个人独自的在家里睡去了。星期二大家还听到她在那里唱歌,星期三如果我去看了她,结果也许就不一样呢?谁也不知道,但是谁也没有去,但是到星期四怎么也听不到这个人的活动,大家就想到这是怎么回事呢?叩门也没有人开门,然后从窗户打开进去,她已经睡了,静静地,不晓得什么时候死去了。

 

连夜的,我们就要处理这个丧事,星期五。首先就要考虑到她的亲人,怎么跟她亲人讲,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所有的人心里都感觉到心中一片空荡荡的,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我当时就存着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星期三去看望她该有多好啊!她已经去世了,我再也不能为她作什么了。如果我们殷勤地为别人服务,该多么有意义啊!这个时候,我这样安慰他女儿,我说:“你太好了,你在你母亲去世之前作了一件,最值得记念的事情。”就是说在几个星期之前,我们在商量你妈妈要不要去参加学习班的事,当时很多人就持不同意反对的意见。就说:“这么远啊,花那么多路费啊,也睡不好啊,就不必要去啦。”但是她的女儿不管怎么样还要她去。然后去了,在这次学习班当中,她的母亲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带着很深的悔改回来的。我说:“啊!如果当时我们按照我们的意思阻挡了你母亲去参加学习,那么我们真是遗憾终生啊!但是你坚持了,你作了人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我给她发这样的短信:“你作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使这个死的结局不至于虚空。

 

所以我们要想想,我们为别人作了什么,当别人死去了,我们再也不能为别人作什么了。当我们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对待所有的人的态度就会改变,我们对待我们这一生活着的态度就会改变,我们提前想到将来会有的事情,不说死亡,我们就想一想我们会衰老。我现在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我几乎无法理解我怎么也这么大了。我在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总是比我的同班同学要小,往往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别人总是喊我:“小朱、小朱”,总这样喊我,所以我都习惯了我是最小的一个。但是现在在我周围的人有80年代的,有90年代的,我是70年代的,我已经成为大人了,别人都开始叫我“老朱了”。我也开始老了,这个精力也不如以前了,哎呀已经是完成不了所作要的工作了,常常就感冒。

 

所以我看到这些年轻人,我就想到二十岁到三十岁多么宝贵的光阴啊!如果这十几年你用在专研真理和圣经上,你的一生将会多么有价值,将会给多少人带来福气!但是恰恰最宝贵的年轻的时代,人们那么忙碌、那么放纵、那么浪费光阴、那么消耗、那么骄傲地去拒绝,得不到指导。当他们的道德力那么软弱,意志力那么软弱的时候,他们恰恰在最需要真理的时候,他们却得不到道德力的约束和教导。结果三十几岁快过去了,到了四十几岁的时候,体力就不如以前了,再过十年就不一样了。

 

大家要想一想,大家在坐的年纪也不轻,有一位,年纪五十几的弟兄,我跟他说:“”你五十几了?你一生活着的时间不多了,你不要再去干世上的事情了,你现在的眼睛看东西已经有点吃力了。你再这么拖下去,当你想学习圣经的时候,你也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了,也记不住了,也理解不了啦!不什么是叫黑暗了呢?人的理解力黑暗了,读圣经读不懂了,这就是心里面的黑暗,这就是最大的黑暗。当人的头脑没有理解力了,这是真正的衰老,真正的死亡 所以现在很多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已经实际上是接近死亡的状态了。不是是心脏跳动就叫活着,如果只是心脏跳动就叫活着的话,你们这只是和动物一样的活着。大家说是不是?我能吃、能喝、能拉、能生儿养女,这叫活着吗?如果这叫活着的话,动物不也是这样活着吗?

 

只有人的头脑活着的时候,才是活着。能够理解上帝的话语的时候,有理解力的时候,人的良心能够听到圣灵的声音,能够从上帝的话语当中感受到亮光,人的理志不断地得到提拔,人的意志越来越得到属灵的力量,这才是人真正地活着。所以现在很多的人放纵自己的食欲,放纵情欲,开始衰老,虽然只有三十几,虽然只有四十几,虽然只有五十几,但是理解力开始迟钝了。因为抽烟、因为喝酒、因为不正当的饮食、放纵食欲和情欲,最后伤害的是他的头脑。理解力没有了,对上帝的认识的这种智慧没有了,这就是真正的死,真正的衰老。所以我们想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再耗费自己宝贵的光阴了。我们究竟每一天为什么活着,我们怎样对待别人,我们得着了什么,这就是要思考。这就是《传道书》让我们对死亡有个思考。

 

大家看《传道书》11章,我们要打开圣经,现在就读这些章节,学习要带圣经,把这些章节打开看,现在就要理解它。我们先看:【传8:10】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也就是说,不管是恶人和义人,不管他怎么生活,最终死的时候都是一样。也是送到火葬场,都一样的穿着那样的衣服,都一样被一个车子推到焚尸炉,最后都一样变成了灰,你想留下来就是一个骨灰盒,你不想留下来它就随风漂散,不存在了。突然一个人没了,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人。但是当人死的时候,最终得到了上帝的认证没有呢?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呢?

 

11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人们一看,义人、恶人一样死,所以无所谓,但是上帝终究会有刑罚。12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13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上帝。“这个终久必得福乐”,就是永生。“他不得长久的年日”,就是没有永生。“敬畏上帝的人,终久必得福乐”,是指永生。“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也是说只有短暂的一生,他的一生就几十年,就像一个影子过去了。所以虽然面临同样的死,但是敬畏上帝和不敬畏上帝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是我们要提前思考的,这是确定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活着的一生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认识到上帝的机会,是一个通过认识上帝得到永生的机会,如果错失了这个目标,就是虚空的。如果在这一点上正确了,就是有意义的,就有满足感,就有感谢,就有歌唱,就有喜乐,就有价值。这是不是根本的问题呢?如果人死之前,得到了上帝的平安和饶恕,有一种天国的盼望,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啊!成了!一生当跑的路跑了,当打的仗打了,我回想自己的一生,我有亏欠别人的时候,但是我尽力的弥补了,上帝也饶恕我了。有很多人因为我的活着而得到了福音。对于我的孩子我教育了,所以现在他也是一个悔改的人,所以我没有什么害怕的,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了。到了末日就必起来享受自己的福分,这就是有价值的事。我们带着这样的一个理解来读《传道书》。《传道书》给人说明什么是虚空,怎么样才不会虚空。《传道书》也向人说明整个人类的历史是虚空的呢、还是有稳定的结局的呢?然后给人说明人活着就要思想死亡。只有提前知道死亡的结局,才能反过来知道现在活着该怎么活,是不是这样呢?这就是《传道书》所罗门所说的。

 

最后我们看:【传11:7】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8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这里说,人活着不是很悲哀、悲愁的人生,而是很喜乐的。太阳光佳不佳美呢?当我们眼睛看到太阳光升起时,是不是都很高兴呢?那么在阳光之下万物都成长,是不是可喜悦的呢?我们在这个地上活着可以得到上帝的启示,可以得到真理的光照,是不是多么可喜悦的呢?人这样活着,就是快乐的,人生本来就是快乐的。但是不要在一种对将来不去思考的当中,不要在一种短暂的享乐当中,带着对将来的一种思考,人活着才能快乐。所以每个人活着,都要想到黑暗的日子,就是人会死什么也看不见了,那个日子。这里告诉我们,要想到将来,然后才知道怎么活着。

 

【传11:9】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所以《传道书》说了,不是说虚空的人生而是说快乐的人生。真正的基督徒的人生,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就是快乐的。所以你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上帝必审问你。10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生可以活着非常喜乐,就是要恰如其分的生活。你应该有吃的,上帝也会给;你应该有穿的,上帝也会给;你应该有个家庭,上帝也会给;你应该有健康的儿女,上帝也会赐给你。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你可以看,有很多事情你可以知道,你得去想,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去享受,人生是可以很快乐的。

 

但是人如果放纵自己的私欲,在吃、喝、人生的什么事情上行得太过分,然后忘记了上帝的审判,忘记了人生的目的,忘记了将要有的死亡和黑暗,那么就是虚空的。就是在正当的事情上行得过分了,就变成了邪恶的。很正当的事情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变成了邪恶的了,结果产生就是愁烦、就是虚空。所以《传道书》告诉我们了,大家要以自己所有的为满足,并且就会有喜乐。但是人若贪心,马上就会产生空虚感,人若是贪心马上就会有邪恶的心。大家想一想,所有的罪恶是不是都是因为贪心啊?贪心是不是都是邪恶的呢?为什么贪恋别人的呢?你的上帝都给你了,你贪恋别人的干什么呢?所以《传道书》告诉我们可以正当的活着,正确的生活才是喜乐的,但是人若倾向于贪心就变成邪恶的了。

 

最后12章就作了总结。【传12:1】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还没有老,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就是死亡还没有到,当记念造你的主。所以是不是在我们还活着年轻的时候,就要想到创造主呢?有敬畏、有正确的品行、有爱、不亏欠别人、饶恕别人、为别人而生活,然后不要贪心,这样的话活着就有意义。【传12:2】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就是指人瞎了。不要等到“雨后云彩返回”,就是视力昏花了。不要等到“看守房屋的发颤”就是指人的手开始发抖了。不要等到“有力的屈身”就是腰弯了。不要等到“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就是牙齿慢慢掉了。不要等到“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就是指戴着眼镜也看不清楚。人戴上眼镜,就是装上了一个大边框窗户,就是透过窗户往外看还是模糊不清,就是人老花了,近视了。

 

不要等到“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就是没牙齿的人嚼着东西没法吃了,不要等到人年老了睡不着觉了,“雀鸟一叫,人就起来”。人到年老的时候,睡眠就短了,似乎在觉得我的日子不长,连睡觉的时间都不要占用了太多。意思知道我还活着,所以晚点睡,早点起来。他就感觉到,我现在睡觉,好像死去一样,因为老了,也不晓得哪一天睡了就起不来了,所以睡眠的时间都不能够安稳了,所以老年人的睡眠也非常少了。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这是不是年老的人的状况呢?“杏树开花”是不是头发白了呢?“蚱蜢成为重担”是不是没有力气了呢?“人所愿的也都废掉”什么也不能去想了,贪心也不能再有了,再什么恶欲也不能再有了。偷盗也不能再偷了,奸淫也不能再犯了,骂人也不能再骂了,因为人老了,什么力气也没了。甚至良好的愿望也都做不到,就是下楼去走一走也不行,因为下去容易,上不来,这个腿没有力气了。所以人老了,几十年就关在一个房子里走来走去。什么也不能做了,最后“归他永远的家”。“永远的家”,要么就是永生,要么就是灭亡。

 

但是可悲的是什么呢?当人这么一生过去的时候,活着的人不去思考。那些活着人就给他办丧事,“吊丧的在街上往来”,每一天都来来去去的,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他们就不去思考。【传12:6】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这个人死了,他所用过的东西没人再用了。他所留下来的遗产,都被烧掉或者埋掉。他曾经打水的瓶子破损了,丢在那里。他曾经用过的水井,再也没有人来打水了,这个水井慢慢地就荒废在那里了。人死了,房屋、瓦开始漏,窗户开始破裂,然后鸟在屋里面作窝,院子里长了杂草,兔子在里面跑来跑去。这个主人死了,这个地上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大家想一想,【传12:7】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8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最终都死了,如果什么也不能得着,就是虚空。所以这就是智慧书。

 

【传12:9-14】再者,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10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11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会中之师的言语又像钉稳的钉子,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12我儿,还有一层,你当受劝戒: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13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作“这是众人的本分”)。14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

 

人们有那么多的资料,人们用智慧,有政治家、有哲学家、有科学家,他们写啊写啊,这个世上写了那么多书。人们读啊读啊,读那么多书,但是这全是人的智慧,没有真知识、没有真智慧,写的读的最后都是没有穷尽,但是最后都是疲倦,什么意义也没有了。可是圣经里面却有真正的的话语,这次我们听了我们感悟了,就知道了:“啊!人生活着要敬畏上帝,谨守祂的诫命,将来得到祂的认证。活着就有喜乐,就有满足,不会虚空,将来就会有永远的福乐。”这是《传道书》的话语。希望大家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睡觉。

 

你们知道什么叫睡觉吗?什么叫早晨醒来吗?睡觉就象征着第一次的死,然后早晨醒来就象征着将来的复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睡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所有的罪抛弃,而在基督里面睡,我们才能够早晨醒来。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永远的睡去了。所以,每一天结束了,我们都要在基督里面说:“上帝啊!饶恕我吧!”带着完全悔改的心来活吧。在心里面不要恨任何人吧,饶恕任何人,爱每一个人。为上帝的真理而活吧!就真实的感受到一种主的话语的真实而活,这样我们就会有新的一天。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