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圣经3+1的历史

<学习思路:怎么样一眼看清整个圣经究竟在说什么?>

 

 

这个图表可能有些人看过,就是我们怎么样一眼看清整个圣经究竟在说什么,我们要经常有这样的思路去学习圣经。如果我们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地方,我们就会把整个全貌一眼看在眼里。就是一个城市,你拿一个地图,你看那个地图,就知道整个城市的全景。现在很多人学习圣经,不知道整个圣经从头到尾在说什么,然后就抽出当中一部分,一个段落,一些章节,单独的一句话,最后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相互矛盾又不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所以我们要学习所有的真理都是一个很完美的体系,圣经它的内容与结构是非常优美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人觉得《启示录》好像太乱了,一下子这个异象、一下子那个异象,但是没有比《启示录》更优美的结构了。《雅各书》好像一下子这样说,一下子那样说,究竟说什么呢?可它从头到尾是有非常清楚的思路的。

 

任何一卷书,如果你觉得它写的很乱,就说明你没有懂,你就要反复的读,直到你理解。整本圣经也是非常有次序的,这个内容很有条理。圣经是上帝给我们的课本,自然界也是上帝给我们的课本。自然界是不是非常有次序?大家去看看树叶,一棵树里面的树叶、树枝,是不是很优美的分布啊?是不是有对称性的结构啊?是不是有一种相似性呢?那些叶脉是不是非常的美啊?那些花瓣,那些花的形状,非常的有次序。

 

整本圣经,如果我们所要一眼看清整个圣经在说什么的话,就是这个图表,可以让我们从当中学到很多东西。那这个图表,不仅仅让我们一眼能够看出整个圣经在说什么,并且以这个为思路,我们可以做很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就像给了一个地图一样的,然后你在这个里面一点点的就可以去思索。

 

圣经3+1的结构

整个圣经有3+1的历史,也就是旧约圣经有三段历史,然后新约圣经有一段历史,一共就是3+1的历史,或者说就是有四段历史。旧约圣经有几段呢?三段。新约圣经呢?一段。为什么说是3+1的历史呢?因为旧约圣经的这三段历史,和新约圣经的历史都是一一对应的。而其实它并不是四个,而是三个加一个,也就是说三段历史之后,这三段历史的内容都在新约的历史当中重演,并且得以完成。理解这一点吧?

 

比如说,圣经当中是不是有但以理三个同伴?然后但以理三个同伴在火窑里,是不是又出现一位人子?那么出令重建耶路撒冷的时候,是不是三次命令?最后的尼希米又一次特令完成的,对不对?是不是3+1?

 

圣经是不是说有三位天使的信息?这三位天使的信息先后传出来之后,到《启示录》18章,是不是有另有一位大有权柄的天使?《启示录》18章另有一位大有权柄的天使,是把前面三位天使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完成,是不是这个意思?!大家理解了吗?

 

现在在你的心中要勾画圣经的轮廓了:把你所学习的所有圣经知识,这个时候都得把它串起来了。

 

圣经有三位天使的信息先后发出来,对不对?!逐层的推进,是不是?!当它都传出来之后,三道信息是不是合在一起,最后构成了《启示录》18章最后一位天使的最后大呼喊,对不对?这就是3+1

 

<旧约三段历史没有完成—>新约教会历史重演综合完成了>

 

这整个圣经也是具有3+1的结构。旧约圣经有三段历史,这三段历史逐渐扩大,但是没有完成。然后在新约圣经教会历史当中,一模一样的模式重演了,并且得以完成了。也就是说,前面的三个历史都综合到了教会的历史当中,所以教会的历史真正的得以完成了。

 

旧约圣经的3段历史

1) 旧约圣经第一段历史:一个家族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一的来看吧。圣经是不是从始祖堕落开始?救赎的计划是不是从始祖堕落开始?大家想,始祖堕落以后到洪水之前,有12代人。天父,然后亚当,亚当儿子塞特,以挪士,就是这样一直数下来到洪水之前。洪水就是挪亚和挪亚的儿子,所以这里有12代,其中的代表就是以诺。

 

洪水以后,先是,然后是闪的儿子亚法撒到雅各,又有12代人,就是到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以12代之后就出现了雅各12个儿子,他们后来成了以色列的12先祖,对不对?然后,这个主要的人物就是亚伯拉罕,结束的人物是雅各,雅各带着他的孩子们回到迦南地,是在雅博渡口彻夜的和天使较力。有没有这样的事件?这个事件之后,就进入到了迦南地。这就是第一段历史

 

<中心事件:亚伯拉罕—> 末后事件:雅各雅博渡口较力>

 

这段历史以始祖的堕落开始,然后以进入迦南作为结束这个进入迦南是象征性的。那么在这段历史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中心事件是亚伯拉罕,这个末后的事件是雅博渡口的较力

 

每段历史当中都有它的中心,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被称作是什么?信心之父。所以他是因信称义、承受了永约和永远的福音的人,他是女人后裔的代表。而雅博渡口的较力被称作是什么?雅各大患难,对不对?它是不是象征末时的事件?!

 

所以有一个中心的事件,就是永远的律法,永远的福音,福音是和永恒的律法结合在一起的。上帝和人类救赎的永约,这个约的继承者就是亚伯拉罕。他是福音的代表,女人后裔的代表。而雅博渡口的较力就是末时事件的象征,最后进入迦南地,这个家族的历史就结束了。

 

在《创世记》的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亚伯拉罕进入迦南地,我们又有看到以撒进入迦南地,又看到雅各进入迦南地,对不对?是不是进去了,又出来了,又进去又出来,雅各逃亡后来又进去,对不对?所以共有三次进入迦南地的记载,就是以雅各进入迦南地作为结束。这是第一段历史,是一个家族的历史。

 

上帝要开始救赎人类了,祂要把祂的永约宣布给人类,但是得先开始,就像作一幅画一样,提起笔就有落笔的第一点。第一笔是谁呢?就是亚伯拉罕,所以从他开始就开始扩展、扩展、扩展。

 

<家族—>民族—>国家的历史>

 

这个三段历史,第一个历史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就是亚伯拉罕这个家族,后来有了12个儿子,接下来他们成了以色列12先祖,然后发展成以色列民族。第二段历史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第三段历史是以色列国家的历史。这个历史逐渐扩大,从一个家族,到一个民族,到一个国家。在这个第一段历史当中,以诺活着升天了,在第二段历史当中,摩西复活升天了,在第三段的历史当中,以利亚活着升天了,就是都有一个代表

 

<每段历史的中心事件和末后事件>

 

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段历史,有中心的事件,所以你要理解亚伯拉罕为什么会称为是信心之父?他的割礼是什么意思,他生以撒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因信称义的说明,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整个第一段历史就是要理解因信称义。然后在这个当中,有关于末世的事件的一个预表,那么什么?是雅博渡口的较力!你理解了这个,就能够理解我们将来怎么样通过末时的患难。

 

<“真实的巴比伦”历史与教会历史中“属灵的巴比伦”历史“一一对应”>

 

现在我在这里提示一下:在亚伯拉罕的故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它是出离古巴比伦。这个大家可能有点不太懂,但以理的时候是不是被掳到巴比伦,后来以色列人出巴比伦?!但是这是新巴比伦王朝,那是尼布甲尼撒的公元前600年的新巴比伦王朝。

 

在此之前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古巴比伦的故事。古巴比伦统治了很长时间1000多年,后来是被谁灭掉的呢?被亚述帝国灭掉了。亚述帝国又被谁灭掉了呢?被新巴比伦灭掉了。所以历史就是这样的。

 

有没有看到真实的巴比伦的历史当中,有古巴比伦又有新巴比伦,对不对?!古巴比伦的历史,是不是很长?!新巴比伦后来又死伤医好一样的产生的时候但以理时期),时间很短,对不对?

 

那现在你要联想一下,在教会的历史当中,属灵的巴比伦是谁啊?教皇权。教皇权是不是又开始了一段1000多年的统治?但是受了死伤,是不是死伤要医好,然后重新复辟的时候,是不是成为新巴比伦王朝(第八位)时间也会很短。这真实的巴比伦历史和属灵的巴比伦历史,也是一模一样的对应的。巴比伦的历史就是圣经当中的蛇的后裔的历史,而相反,更有女人的后裔的历史。

 

亚伯拉罕出古巴比伦,后来以色列国家被掳之后出新巴比伦,就是连这一点,在教会的历史当中也是重演的。

 

2)旧约圣经第二段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

 

大家再看第二段历史,第二段历史是连续着讲的:从雅各带着他的12个儿子下埃及开始,下埃及是不是象征着堕落?是的。然后,到了第四代要从埃及出来。这段历史中有上帝赐予的一个四百年的预言,这和430年预言是同一个起点。所以《出埃及记》12章就说:“正满了430年的那一天”,他们就出来了

 

下埃及之后,摩西开始出现了,这个里面的每一个字,那要讲的故事就太多了,但是我们看重点。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进入迦南地,这是第二段历史从下埃及,到出埃及进入迦南地,这是以色列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也就是象征着被救赎的历史。

 

每一段历史都以进入迦南为结束。这是不是有象征意义的?都象征着以堕落开始,理解吗?所以这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当中有摩西复活升天了。

 

<出埃及进迦南的“旷野行程”是获得经验的重点>

 

那么出埃及进迦南的这个中间的旷野行程,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先过逾越节啊?逾越节是不是得救的开始呢?是的。逾越节是什么意思呢?有一只羊羔被宰杀了,涂在他们门楣上,那么天使一看,哦,有流血的代价,那么就越过去不降罚了,这是代表耶稣的十字架。

 

<没过红海—不算出埃及>

 

但是这只是出埃及的开始,这只是救赎的开始,接下来他们怎么样呢?要过红海。在红海边上发生了奇迹,两边是悬崖,中间前面是海,后面有埃及的追兵。大家想一想,过红海之前算不算是出了埃及呢?不算。(就如经历了十字架,却没进入圣所一样)。因为法老的军队随时会把他们重新掳回去。

 

但是自从在红海边上,上帝的手把埃及的军队葬身海底之后,他们就自由了,这就是出埃及。但是出埃及的目的,是到哪里去呢?是直接进迦南吗?不是。因为上帝说在哪里等他们呢?上帝说:“摩西呀,你去把我的百姓带出来,在这里和我见面。”

 

<出埃及的目的地—>西奈山>

 

所以,上帝吩咐摩西在哪里见面?上帝说在西奈山见面!所以出埃及的真正的目的地是西奈山,到达西奈山之前,他们在云柱与火柱的引导之下,然后就进入西奈山。

 

从过了红海到西奈山这一段行程,就是云柱与火柱引导他们前进的行程,这段行程当中发生了三件事。如果你去看《出埃及记》,那么16章17章你就会看到什么呢?圣经描写他们过了红海到达西奈山之前,经历就是三件事。第一件事,吗哪;第二件事,磐石出水;第三件事,摩西向天举杖,约书亚在山下就打胜仗。

 

这三事经历了之后,他们到达了西奈山。所以在出埃及进迦南的历史当中,西奈山是中心的事件。在这里上帝给他们赐下了什么呢?!

 

在这里圣父、圣子、圣灵、天使,都一同临格!!!这是非常伟大的事件!!!所以对以色列人来说,绝不能忘记西奈山上上帝为他们所做的。

 

<圣所制度和十诫的起头—>伊甸园>

 

在这里上帝赐下了圣所的制度,但是这里不是圣所制度的起头,伊甸园才是它的起头,这里不过是重申圣所制度,免得他们忘了。圣所制度也就是福音,也就是永远的福音,把人带回到上帝面前去的福音。

 

同时颁布了十诫,这十诫的起头也不是西奈山,在人类堕落之后在伊甸园里上帝就亲自口传了十条诫命,这是在《救赎的故事》里清楚说明了的。

 

但是他们太容易忘记了,所以在西奈山上,上帝亲手把它刻在石板上:有了福音,有了律法,这就称为是“永约”,上帝和人类立的“永约”。

 

<西奈山—旧约;上帝的永约—新约>

 

在西奈山上的“约”被称为是旧约,这是相对于新约来说的,是相对于“永约”来说的。这个“永约”在始祖都已经有了,亚伯拉罕也继承了,雅各也继承了,最后以色列人慢慢丢失以后,上帝做了补救。所以西奈山是一种补救,把它说成是旧约。

 

但是我们要理解上帝要维护的就是永约,永远的福音,永远的律法。但是不仅是这样,为了让人对十条诫命能够有真正的理解,上帝又颁布了律法书,被称作是律例典章,律例典章是为了保护十诫

 

<律例典章保护十诫命>

 

因为对十诫的精义,人们是如此的容易曲解,在现实生活当中究竟怎么样去遵守诫命,人们是不太容易领会的。所以摩西有写了律例典章,在现实生活当中做进一步的说明,这是出于对诫命的保护。

 

大家要想一想,下埃及,出埃及,进迦南,这一段历史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那么下埃及象征着什么?堕落,然后在罪中为奴。为奴的罪人开始出离埃及,象征着救赎。第一件事是什么?(逾越节?)然后呢?过红海。过红海以后经历了三件事情,在云柱火柱的引导之下经历了哪三件事啊?吗哪,磐石出水,举杖打胜仗。然后到了西奈山,上帝在这里和他们见面了,西奈山上上帝颁布了什么?十诫、圣所制度,还有律法书

 

<上帝临格西奈山产生的教会>

 

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是不是产生了一个教会?是不是产生了一个国度?是不是产生了一个民族?上帝就说:“你们是特选的民族,就是上帝的珍宝,特殊的珍宝,你们是要向人宣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在《出埃及记》19章,上帝也说了:“我在万民中拣选了你们,你们若遵守我的律例和典章,就是属我的子民。”

 

<教会的职任>

 

所以这个时候以色列人才真正成了一个教会,为什么呢?教会必须向世人讲解福音,教会必须宣讲上帝的律法,教会必须向人展示上帝的救赎计划和品行,教会是上帝赐给堕落人类救赎永约之应许的继承者。所以拥有这些特征才是教会,理解吗?如果不能够正确地讲解福音和律法,如果没有律法书,如果这个世上不能代表救恩,不能给人对上帝的知识,那么这就不是教会。理解吗?

 

<上帝的百姓—>抬着约柜前进>

 

从此以后以色列人离开西奈山,然后开始旷野的行程。他们是不是抬着约柜前进呢?开始是云柱火柱引导他们。西奈山以后以色列百姓是不是一直跟着约柜前进?约柜在哪里,他们就到哪里,一直在这里漂流。

 

<抬着约柜—>三次到达迦南地的边界>

 

然后他们漂流的过程当中,他们几次到迦南地的边界啊?三次。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到迦南地的边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故事?12个探子的故事。然后漂流了38年之后,他们绕过以东地又到了迦南地的边界,他们第二次到了迦南地的边界,还是同一个地方加低斯,这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发怨言,然后就有蛇来咬他们,这个时候摩西把铜蛇举起来使他们得医治。然后他们错过了再一次进入迦南地的时机,就开始绕过以东地,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个故事。

 

后来他们绕过以东地以后,第三次到迦南地这个边界,那是什么地方?约旦河边。他们驻扎在约旦河的这边,这边是什么地方?就是耶利哥。他们进入迦南地最后的事件,是不是过约旦河?约旦河怎么过去的呢?和过红海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然后过了约旦河之后,是不是他们大声的呼喊,耶利哥城就倾倒了?然后就得以进入迦南地。

 

小结:

在这段历史当中,中心的事件是西奈山,在这里上帝拣选了一个教会,末后的事件是过约旦河。而过约旦河正是末时事件的象征,也就是说你只有读懂了过约旦河的故事,你才能够真正地去为将来的患难作准备。

 

上帝是借着这些历史给人智慧的,历史会重演,预言会应验。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很盲目的就这么过着目前的生活,“啊,等吧,来了就通过吧”,绝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从这些象征性的事件当中去得到教训、吸取经验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末时的事件,这是很重要的。

 

这全部的历史,最后聚焦在末时代所有的教训都是为我们现今的人写的,历史将重演,这是很重要的圣经的题材和它的特征。那么这一段,我现在这样讲大家可能还看不出这里面的意义,我等会再接着往下讲,你就会越来越明白。

 

我们把第一段历史和第二段历史有趣的对应,大家看看。第一段历史是不是从洪水当中出来?他们是不是从红海当中出来?是不是一样的?亚伯拉罕是不是有福音,也有律法,对不对?“你要做完全人,因为我是全能的上帝。”亚伯拉罕就去教训他和他的眷属遵守律例典章,但是那个时候是上帝吩咐的口传的律法。然后结束的时候,雅博渡口较力,对不对?是一个人。

那么过约旦河是一个民族,是不是同样要过一个水呀?代表患难,是不是一样的?就进入迦南地,对不对?!在西奈山故事当中,摩西是不是真正的有福音的经历的人?!他是不是见到主的荣光,然后返照主的荣光,律法是不是刻在他的心版上?!他是不是因为爱上帝而和上帝立约的人?!

 

3)旧约圣经第三段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

 

第二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当中有摩西升天了。从一个家族到一个民族,现在扩大了变成一个国家。约书亚带领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以后,是不是征服异族?是不是把那些外邦人都要赶出去?征服异族之后,有400年的时间是12位士师治理的时代。12位士师治理,是不是12代呀?

 

后来以色列国家的历史,它征服异族经过了400年12位士师治理的时代。第一位士师是谁?俄陀聂。最后一位士师是谁呢?撒母耳。然后他们开始有王,那么这些王并不重要,在以色列国家的历史当中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象征,就是圣殿。

 

<以色列国家经历的重要事件:“建殿—>重建圣殿”>

 

亚伯拉罕是不是筑坛献祭?到摩西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帐幕?这个帐幕在以色列国家的时代,是不是建造成了一个固定的圣殿,对不对?所以,也是以这个中心事件平行地扩展的。那么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建造了这个殿,但是被巴比伦人俘虏了,然后从巴比伦出来重建这个殿,这就是以色列国家历史的主要事件。理解没有?

 

建造一个殿是什么意思呢?就像建造帐幕一样,是要向世人展示真正的敬拜是什么,真实的上帝品行是什么,律法是什么,福音是什么。所以这是有真理同在的象征。但是这个殿被巴比伦俘虏了,这是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犹太国被真实的巴比伦入侵,它的殿就被掠夺了。

 

但是他们就出来重建圣殿,所以这就是他们的中心事件,以色列国家历史的中心事件就是重建圣殿。他们重建圣殿的时候,是不是有三道命令?是不是三道命令让他们回去?是上帝的命令,然后去执行的是谁呢?古列王、大利乌王还有亚达薛西王。

 

<圣殿:真宗教的核心;圣城:代表国家与统治>

 

所以第三次出令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重建这个殿。先是在《以斯拉记》里面,讲到他们重建这个圣殿建完了,但是还没有完成。到《尼希米记》的时候,他们就回来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对不对?建殿到建墙这个意义是不同的。殿是一个核心,代表崇拜,代表真宗教先要恢复真理,恢复敬拜,然后以这个殿为中心,要建耶路撒冷城,城代表国家,城代表统治。

 

<修建城墙补破口 —>最终目的是:产生完全遵守上帝诫命的百姓>

 

然后这个城墙代表什么?尼希米建城墙的时候,是补破口对不对?补这个城墙的破口对不对?是代表什么呢?完全遵守上帝的诫命的意思,对不对?恢复对上帝律法的遵守。所以上帝先传下来了真正的真理,使这个教会能够代表这个真理,目的是为了产生能够完全守诫命的百姓!

 

<我们要获得以斯帖的经验—>“因信称义”的经验>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接下来圣经是《以斯帖记》,对不对?!在这段历史当中结束的一卷书就是《以斯帖记》。圣经就是这样记述的,以斯拉建殿,尼希米建墙,最后《以斯帖记》。《以斯帖记》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哈曼。我这样讲,大家能跟上吧?就是哈曼用计谋谋害末底改和犹大,最后以斯帖勇敢的去摸亚哈随鲁王的杖,最后得到了恩典。

 

在哪一卷书上记载了这个故事,说这是因信称义的经验?《基督徒经验谈》,对不对?这个当然在《先知与君王》说到,以斯帖的故事完完全全就是末后的事件的象征,对不对呢?雅博渡口也是,过约旦河也是,以斯帖也是。

 

那么当古代的以色列民面临这个患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样通过的?这里面的答案就是对我们末时代的人的启示。这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当中有谁升天了呢?以利亚。以利亚是谁呢?重建者。以利亚是谁呢?改革者以利亚就是末时代的百姓的象征。

这三段历史都过去了。它的目的是向我们阐述:耶稣基督要来实行救赎的新约教会历史的含义。那么为了和以上的历史能够很好的对照,我们把新约的历史用两行来表达,或者说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旧约历史停止—400年后—新约历史开始:耶稣来了!>

 

我们先看这种方式,大家看这一行所表达的教会的历史的时候,把它和出埃及进迦南进行对比。人在地上是不是为奴?犯罪的人是不是为奴?然后是不是期待了400年,耶稣来了!这个400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旧约的历史停止了,再也没有默示了,上帝沉默了,也不说话了,两约之间的沉默时期是400名年。这所有联系起来是400年。这400年当中,以色列人的苦苦的等待,弥赛亚究竟什么时候来啊?所以在犯罪为奴当中,耶稣来了!

 

<以色列“民族”等待400年而有的“逾越节”;

和以色列“国家”等待400年而有的“十字架”,是一样的!>

 

在埃及为奴的时候,上帝是不是垂听了祷告,摩西出现了?!这是一样的。然后耶稣来拯救了!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这是不是逾越节?!十字架是救赎的开始,就如逾越节是出埃及的开始一样。

 

<上帝付上最沉重的代价,给到我们宝贵的经历“试验的机会”>

 

上帝先付出代价保全我们的命,我们不被击杀,我们先可以活,给我们恩典,给我们重新受试验的机会,所以有了耶稣的十字架!然后开始耶稣复活了,我们也要经历灵性上的复活,这就是洗礼。洗礼也就象征着重生,也就是纪念耶稣的复活,然后就产生教会。

 

    <真正“属灵的以色列民”构成“教会” >

 

就像以色列人过了红海,是不是在海中受了洗礼呀?保罗是不是这么说的?说:“他们过红海,在海中在云里受了洗礼。”《哥林多前书》第10章,保罗这么说的。过了红海以后才是脱离了埃及,同样人经历了洗礼,经历了灵性上的复活,经历了重生以后,才是属灵的以色列民,这个时候才是教会。

 

<教会经历越照越明之光的引导>

 

然后教会就有成长的历史,教会就有在云柱与火柱当中引导的历史,就有这个光越照越明的历史。教会就有了使徒时代,有了受逼迫的时代,有了妥协的时代,又有了改革的时代,逐渐逐渐的在云柱与火柱的引导当中,这个光越照越明。

 

<古以色列人—>逾越节—>红海—>旷野—>西奈山>

 

古时上帝把以色列百姓从这个世界罪恶为奴之处拯救出来,过了红海,用云柱火柱引导以色列前进,最后引导他们到西奈山。

 

<以色列国家—>十字架—>洗礼复活—>教会旷野行程—>1844年>

 

那么耶稣通过十字架,把属灵的百姓从罪恶里救拔出来后,如以色列行走旷野的行程,教会经历了使徒时代、受逼迫的时代、妥协的时代、改革时代的教会成长;最后上帝一定会把他的教会引向哪里呢?如引向西奈山般,上帝把他的教会引向1844年的事件!把教会引向至圣所中的上帝!

 

<上帝救赎路线图:外院—圣所—至圣所(审判)—准备进迦南>

 

理解了吗?这是外院的经历,这是圣所的经历,然后来到了1844年事件(至圣所)。这是必然要发生的。

 

不是说出埃及马上就进迦南。出埃及后先要在西乃山与上帝立约,成为一个上帝的子民(经历审判),才能进迦南。

 

所以教会这么成长,不是说就一次性就升到天上去,教会要经历与上帝立约(即在至圣所经历上帝审判),上帝进行婚娶,涂抹他们的罪,使得到认证,然后准备进入迦南。

 

为此,上帝就将教会引到了1844年的事件当中来,目的是为进入天上的迦南经历与上帝立约的经验,即经历审判的经验。

 

<“西奈山事件”和”1844事件”是一模一样的事件:产生属灵的以色列百姓。>

 

1844年发生的事件和西奈山事件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时候教会是不是与上帝立约?是不是明白领受了圣所制度?也是不是领受了永远的福音?是不是明白了十诫?是不是也接受了律法书?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真正的教会,属灵的以色列国,属灵的以色列民,这就是以色列的复兴,也就是复临教会的产生。我这些话非常的浓缩,大家跟得上吗?

 

我问大家,是不是到1844年复临教会产生的时候,人们理解了圣所制度啊?虽然以前都有,是不是一直被歪曲了?为什么要在西奈山上为他们这样颁布呢?是因为以前都有,但是被歪曲了。

 

同样的,在耶稣升天以后,教皇权歪曲了这一切,所以西奈山上要恢复的,1844年也要恢复。是不是我们开始明白圣所制度?全部圣所制度代表了永远的福音,是不是恢复了?这个时候是不是恢复十条诫命?完整的十诫是不是要恢复?

 

我们也领受了律法书,是什么呢?我们领受的,什么是律法书呢?我们领受了圣所制度就是福音,也领受了十诫,包括安息日的十诫,就是律法,这就是新约,和西奈山上的模式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同时也领受了律法书,是什么呢?我们领受了什么律法书呢?就是预言之灵是不是这样的?

 

现在我要说明一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他是不是亲自的目睹了西奈山事件?他也写下了律法书,律例典章,并且最后他也写了《申命记》。他是不是在山顶上目睹了迦南地,但是他没有进去。

 

他为了让后来的以色列人不要忘记西奈山的事件,他留下了《申命记》,是不是这样的?《申命记》是重申律法,为什么有必要把出埃及的内容重新写一遍呢?因为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都倒闭在旷野了,新兴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并没有亲眼目睹西奈山上帝的临格,他们可能会忘记这个光的遗产,所以摩西写了《申命记》告诫他们。

 

<《预言之灵》著作—-同样是“重申律法”>

 

同样,1844年的事件之后,怀爱伦在异象当中看到了天上的迦南地,但是她没有进去,她睡去了,她留下来了她的著作,这就是律法书,也就如摩西的《申命记》。她要让后来的复临教会的后裔们,永远不要忘记1844年上帝为我们做了什么,如果忘记这个,我们就会丧亡,我们就不会称作是教会,也不能说成是属灵的以色列人。大家说是不是这样?所以,这就是核心的事件。

 

<1844年以后,复临教会“抬着约柜”进入“旷野的行程”>

 

然后1844年以后的历史,就是复临教会在旷野的行程,我们是不是抬着约柜前进,是不是发着怨言?是不是经历着试验,然后上帝仍然那么保全,仍然那么保护,仍然这么引导,然后一直到约旦河边,一直到末时的事情。

 

<复临教会三次到达迦南地边境的情形>

 

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时候,三次到迦南地的边界,那复临教会也是三次到了迦南地的边境,三次。第一次,复临运动之后,那个时候发生了12个探子的故事。大部分的人拒绝了,认为没办法遵守诫命,只有少部分人留下来,但是慢慢他们落入到律法主义当中。

 

第二次,1888年上帝又传达下来了因信称义的真理。因信称义的真理,是不是摩西举起了铜蛇?是不是?在1888年这个因信称义这个信息传讲的历史当中,最经典的最核心的一篇讲道,就是讲摩西在旷野举蛇,这不是偶然的。有一篇预言之灵的最经典的讲道,就是《约翰福音》第3章,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就是这个,所以这是因信称义的信息,这是福音的信息,但是人们拒绝了。所以教会没有得到力量,晚雨被挡回去了,我们开始绕过以东地,然后开始继续漂流。

 

第三、现在我们是来到了约旦河的边界。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以色列人到约旦河边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摩押的女子来诱惑他们行淫,这就是约旦河边的背道,这是真实的,也是属灵的。就是说【***凡是没有真正理解西奈山福音和律法的人,全部在这一次的背道当中,都倒下去!凡是没有真正经历至圣所的信息的人,在现在约旦河边的背道当中都会呈现出来!***】

 

摩押的女子进来,有人把她带进来的,然后以色列人就被引诱和她行淫。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教会当中开始不忠贞,然后巴比伦的教训开始进来,所以教会开始接受巴比伦的思想,这是一种堕落,这就是退步,这就是背道,这就是危机。

 

<复临教会不是巴比伦>

 

并不是说复临教会成了巴比伦,以色列人还是以色列人,但是他们受到了诱惑,很多人倒毙了,就是这个意思。理解吗?以色列人还是以色列人,但是以利亚说:“你们是拜巴力,还是拜耶和华?你们不要心存两意。”就是说,虽然是以色列人,虽然是上帝的选民,虽然是作为整体来说是上帝一直保护的一个对象。但是他们当中开始模糊了,巴比伦崇拜开始进来了,和外邦的女子行淫,开始去拜偶像了。这就是指复临信徒受到了巴比伦的教训的侵蚀,这就是约旦河边的背道。

 

<我们现今站在:要进入天上迦南地的立场上>

 

然后我们要进入天上的迦南地,我们正是站在这个立场上,所以我们即将要经历的事情是什么呢?星期日法案。我们就站在这个立场上,我们是这样一路的走过来的,女人的后裔是一脉相承的这样走过来的,真理是这样继承过来的。只有记住了上帝为我们曾经做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信息的人,才能够一直走到今天。

 

<理解星期日法案是最后信心的考验>

 

那么星期日法案究竟怎么理解呢?你去看《以斯帖记》,去看过约旦河的经历,去看雅博渡口的较力,这都是对星期日法案做了很好的说明。那么这是一个试验,这是最后的试验,这也是最后的考验,信心的考验。在这个考验来到之前,他们要有义的经验,要有和上帝立约的经验。要有重建,出离巴比伦重建的经验,要出离巴比伦,领受三天使的信息的这种经验。然后他们就会导致到最后的大试验当中。

 

星期日法案的经验,某种意义上是因信称义的经验,也是以斯帖说:“要死就死吧!”然后就伸手去摸这个杖,但是蒙恩了。也是约旦河的故事,谁保护以色列人?谁打开约旦河?谁保护这个约柜?四个天使和耶稣。四个天使和耶稣打开了约旦河,保护约柜,使以色列人过约旦河。

同样的,当我们抬着约柜前进的时候,谁在保护这一群人,谁在保护祂的诫命,谁要在这些百姓的额上盖印、保护他们呢?四位天使执掌四方的风,还有一位从日出之地上来的天使,是耶稣。对不对呢?所以和约旦河的故事是一模一样的。当然这个细节,要讲又可以讲一篇道了。其实大家很好地去思考,我们在这些事件的基础上,你就能够理解。啊!末时的事件的性质是这样,经验是这样,经历是这样的。

 

<通过星期日法案,然后开始大呼喊>

 

然后过了约旦河之后,他们是不是开始围绕着这个耶利哥城转圈、开始大呼喊,是不是城就倒塌了?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围绕着巴比伦大城呼喊,现代的耶利哥城倒塌了,这就是通过了星期日法案兽印的人,领受了晚雨圣灵,然后大呼喊,巴比伦大城倾倒,是不是这样的呢?然后他们打赢了最后的战役,进入天上的迦南地。

 

<以色列历史和教会历史完全平行、重演、一一对应>

 

这就是教会的历史,也是属灵的以色列12支派的历史;这和以色列12支派的历史,是完全平行重演一一对应的,历史就是这样对应和重演的。从家族到民族、到国家教会的历史在扩大,新约教会的历史涉及到的是全世界,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但是这个历史的脉络,却是在旧约圣经当中描述过了,这事件已经预演过了,这些含义已经说明过了,只不过在扩大,只不过是最终要完成。

 

我们再看,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明教会的历史,我们就把它和以色列国的历史进行对应。当约书亚征服异族的时候,是不是保罗去征服外邦,建立教会啊?对不对?是一模一样的。

 

经历了一个努力,那么上帝的教会得以建立。但是,教会建立就像一个殿得以建立一样,是正确的敬拜,告诉人怎么解决罪,告诉人什么是上帝的永约,彰显上帝的品行,这就是一个教会产生了。

 

但是属灵的巴比伦也开始出现,也就是教皇权开始兴起来,教会就被掳了。重建圣殿的事件,也就是出离巴比伦的运动。

 

在历史当中有三道命令新约时代上帝同样有三道命令,然后使人出离巴比伦。第一道命令,就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二道命令,就是卫斯理约翰的复兴运动;第三道命令,就是复临运动。所以复临运动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继续,通过这三次运动终于产生了脱离教皇权巴比伦教会的一个教会,复临教会产生了!是不是这样的?所以就相当于重建了圣殿!

 

重建一个殿,就代表一个教会重建了,真理恢复了,谬道都去掉了,一个完全拥有全部亮光的教会开始出现了,就是通过宗教改革复临运动结果产生的。当复临运动产生的时候,是不是上帝发了三道信息?结果把我们带上了末时代教会的这个身份当中。

 

<末后三道信息完成重建工作>

 

第一道信息,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第二道信息,第二位天使的信息。第三道信息,第三位天使的信息。那么从1834年到1844年,这三道信息先后的传出来,于是就产生了末后的余民,余民的教会。

这个和三次命令,然后重建这个殿,是一模一样的故事。但是重建工作没有完成,我们不只是要重建一个殿,最终要重建一座城,要构建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城。

 

【要有殿顶石,要修造城墙,要补这个破口,这才是这个教会被拣选的目的】。所以这个教会一定要教导真正的福音,教导上帝的律法,然后要使百姓走在一条称义的道路上,在因信称义的道路上,脱离罪的道路上,然后要产生完全守诫命的百姓当完全守诫命的百姓出现的时候,就是城墙破口被堵上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上帝的圣工一旦完成,末时事件就来了>

 

这个时候争战就来了,试验就来了,末时的事件就开始出现了,那就是星期日法案。魔鬼要来攻击我们,那就是以斯帖的故事。以色列国家的历史,完全对应教会的历史;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进迦南的历史,完全对应教会被救赎的全部过程,全部是一一对应的,这些以事件是相互解释的。

 

那么从这个当中,那个大的图表上,我们一眼可以看到什么呢?整个圣经是3+1的历史,核心的事件是因信称义的信息,也就是永远的福音,永恒的律法,也是上帝的永约。这个我在讲道录音当中多次讲过,所以大家要很好的去听这一点。1844年事件被人完全理解的时候,才成为真正的余民。

 

<出离巴比伦的实质内容>

 

现在我们在经历着出离巴比伦的运动,出离巴比伦不是从身体上或者从组织上出离,而是要脱离巴比伦的谬道,脱离巴比伦的思想,脱离巴比伦这个政教联合的精神,一切都要脱离。脱离巴比伦的饮食习惯、巴比伦的审美观、巴比伦的这个经济、巴比伦的这种教育,都得出离,才叫恢复。不是说我现在不在星期日的教会当中,现在在复临教会当中,我就叫出离巴比伦,没这么简单。

 

出离巴比伦,有了实质的内容,上帝从来只看真实的实质的内容,而不看外表的内容,是不是这样的?实质的内容就是要脱离巴比伦的谬道,脱离巴比伦的思想方式,脱离巴比伦的传教方式,脱离巴比伦的教会观念、政教联合的思想,教育、服装、饮食、社交,他们的价值观全部都得改变,这叫出离巴比伦,这才是产生的末后的百姓

 

所以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义的经验,什么是新约的经验,什么是1844年至圣所的经验,什么是要出离巴比伦,这就是因信称义的信息,这是贯彻整个圣经始终不变的一条救赎的路。然后我们要理解末时代星期日法案,究竟为什么而有为什么会产生,它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通过。这个只有通过旧约历史,才能够去加以说明。

 

<我们所选择的确切的一条道路:完全遵守上帝的诫命—堵破口!>

 

并且我们知道我们站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怎样过来。如今就要等下过去,我们何去何从,历史已经作了说明,一切都在预言当中,将来的历史会重演。所以过去的借鉴已经有了,将来的预言已经有了,所有的事情都在上帝的计划当中,那么我们不会再模糊,会很确切地选择一条道路。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你要看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历史,就是复临教会在旷野的行程。那么自从1844年以后,上帝建立这个教会,一直到耶稣再来,这个教会会经历什么事情?在这170多年当中,我们一步一步在我们教会的历史当中,要发生什么事件?这就是以上重建圣殿(复临教会产生)、重建耶路撒冷圣城(三天使信息)、堵破口的百姓出现(完全遵守上帝诫命的百姓出现)中所做的说明。我们将走向何方,所以要看历史,也要看预言。

 

<我们站在过去的历史,和将来的预言中间>

 

大家这样想吧,《善恶之争》的前半部分是不是历史?耶路撒冷的毁灭,教皇权的兴起,宗教改革都是历史。但是后半部分是不是预言?是这样。那么《基督徒经验谈》也是这样的,前半部分是历史,就是说在怀雅各的时代,复临教会整个的过程他都亲自经历了,这是历史部分。但是接下来,《基督徒经验谈》的后半部分都是异象,异象也就是预言,这些预言也就是预言之灵之后的历史之后,接下来的复临信徒的教会将要经过的事件,提前都在《基督徒经验谈》讲过了。听懂了吗?我们是站在过去的历史,和将来的预言这个中间。

 

就是说,复临教会的历史,过去的先贤们经历过的一部分,就把它作为历史记录下来了,他们去世之前把他们去世以后的复临教会要经历的事情,在异象当中以预言的方式早已记录下来了。大家去读《基督徒经验谈》,讲到了什么呢?大摇动,对证言的拒绝,也讲到了审判从教会开始,击杀圣殿的长老,兽印的时候。

 

我们是在旷野的行程当中,我们的历史曾经经历了12个探子的故事,也经历了摩西在旷野举蛇的经验,我们现在来到了约旦河边,这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否已经是完全遵守上帝诫命堵坡口的人】?么是福音的经验?什么是通过末时代的患难的经历?我们现在站在什么地方?我们将要怎样走过去?所以通过这些,上帝的真理就是一桩一柱、每一个界碑都是牢牢地立稳了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这些路标。大家想一想,这3+1的历史如此紧密地扣在一起,你能够松动当中的、改变当中的什么地方吗?不可能的。圣经从整体上的脉络,就已经写好了!

 

<你是当中的谁呢?是加勒和约书亚么?>

 

大家现在这样想一想,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过程当中,上帝是不是承认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的。他们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说,是不是上帝关爱的对象?上帝是不是一直还在保护他们、让他们存留、让他们存活、还一直带领他们这么向前走?是的。但是到了约旦河边背道了,全背道了,该倒毙在的旷野的全倒毙在旷野了,只有拿着真理的人,有信心的人过了约旦河。

 

现在复临教会同样是在这个世界的旷野当中徘徊,作为整体来说是上帝的选民,作为整体来说也是上帝关爱的对象,作为整体来说上帝也没丢弃他们、仍然在保存着他们,引领他们这么前进。但是你是当中的谁呢?是迦勒和约书亚吗?还是那些将要倒闭在旷野的人呢?这就是个人的选择。

 

<唤醒复临信徒的方法:不要忽略上帝的应许都是有条件的>

 

大家理解吗?复临教会是巴比伦吗?不是。但是到末后,是不是受到了巴比伦的诱惑,很多人就被谬道腐蚀了。那么我们要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唤醒复临信徒们。1844年上帝究竟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拥有的真理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地上真正的教会,我们怎样脱离罪恶,怎样成为义,为末时的事件怎样做好准备,我们如何受印。

 

上帝的应许都是有条件的上帝曾经说过这样的应许:“以色列人哪,我永远不抛弃你,除非这个太阳和月亮的定律没了,就是说只要天地还残留,我永远就不会丢弃以色列。”上帝是不是在《耶利米书》给以色列人这样的应许?是的。但是这个应许是有条件的,这个应许的前文说到了:“我给你们一条新约,你们遵守我的律法,刻在心版上,我做你的上帝,你做我的子民。”是有条件的。

 

当时以色列人忽略了这个条件,而只是强调这个应许本身,结果他们都受到了欺骗。上帝现在保存着祂的复临教会,为祂属灵的以色列的国度保存着。但是所有的应许都是带着条件的,很多人不去看这些条件,只是强调这些应许。

 

他们说:“啊,教会是耶稣在地上唯一关爱的对象,不管这个教会多么软弱,不管多么有罪,仍然是上帝疼爱的对象,上帝绝对不会丢弃祂的子民。”是的,这些应许是有条件的,上帝曾经给犹太人也是这样的应许,但是上帝仍然丢弃了他们。是上帝食言了吗?不是的。上帝拣选犹太人的旨意失败了吗?没有。是借谁成就的呢?借着彼得、雅各和约翰,借着那些卑微的渔夫,借着那些少数的人。

 

那么大部分的人怎么样了呢?所以历史将会重演!

 

 

赞(2)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